【本報訊】夏日炎炎,家家戶戶都開冷氣,但小心晚上睡覺時寒氣入侵引發俗稱「瞓厲頸」的落枕。患者很多時朝早起床便感到頸部疼痛,肌肉僵硬致無法轉動,痛楚不適甚至伸延至頭部。中醫師表示,落枕成因眾多,常見如睡眠時姿勢不良、枕頭高度不當、寒氣入侵頸部等有關,熱敷及按摩均有療效,建議出現落枕時可按壓穴位,並以活血止痛的中藥如川芎等放入暖包,熱敷患處,又提醒要正視落枕問題,否則隨時加重症狀。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鄧偉業指出,落枕成因包括肌肉損傷,如晚上睡姿不當,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枕頭高度或軟硬度不合適,使頭頸過伸或過屈,均會引致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令頸椎肌張力上升,小關節扭錯,頸椎轉動困難,出現落枕不適。冬天因天氣寒冷,令人體氣血不暢,厚衣加重肩膀負擔,也容易落枕,惟他指,夏天冷氣直吹頭頸及經常進食生冷食物,寒氣入侵頸椎,也會令經絡受寒,同樣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僵硬疼痛,屈伸不利引發落枕。
部份人會反覆出現落枕,鄧指曾有頸痛病史、經常在低溫環境工作的人或氣血循環較差的長者,均是出現落枕的高危族,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低頭族,也會因經常保持同一姿勢,又未有充份休息,因提高肌張力而較易有落枕。
按摩熱敷可紓緩
鄧稱中醫治療落枕的方法,包括按摩、手法復位、針灸、藥物、艾灸及熱敷等,其中以按摩效果最佳,輕微患者其實只要用推拿按摩加上熱敷,約3至5日便能紓緩症狀。嚴重者如疼痛延伸至有劇烈頭痛,則可能是經絡瘀阻或神經受壓所致,需作詳細檢查,可用針灸、手法復位及溫經通絡的中藥輔助。
有人會因落枕而無法轉動頸部,選擇lock頸作治療,鄧稱lock頸雖然有效,但危險性高,處理不當有機會半身不遂。
不少嚴重落枕個案,是因處理不當或未有正視問題,如仍然重複不正確姿態,便令落枕越見嚴重,甚至令椎間盤突出,出現手部麻痹及肌肉萎縮。
若出現落枕症狀,患者或會自行按摩頸部肌肉,希望紓緩疼痛及僵硬,但鄧指若用力過度,有機會越按越痛,建議可選擇按壓5個有助改善落枕症狀的穴位,包括手部的合谷穴、落枕穴及後溪穴,頭頸穴位的風池穴及百勞穴,每個穴位按壓1至3分鐘,按時有痠麻脹痹感即可。
鄧提醒若要熱敷患處,不宜借助風筒熱力,因風筒有機會過熱,亦無法持久,建議使用暖包,並在暖包內加入數片川芎等具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藥,對改善症狀更為有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