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非非 - 邁克

想入非非 - 邁克

重慶市川劇院折子戲專場,我看得最眉飛色舞的是《逼侄赴科》,不但因為近年白先勇主催的崑劇《玉簪記》沒有演活潑精彩的這折,一跳就跳到《秋江》,而且男一號潘必正的角色設計也別開生面,幽默地突出了他名字「必正」的反諷。通常儒雅風流的書生,被賦予一切小鮮肉的脾性,在道貌岸然的姑母面前,簡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撒嬌甚至帶點乸型,令人不禁想入非非:他和小道姑妙常的交往,不會不是初試雲雨情吧,兩小無猜共赴巫山,像遠足旅行多過實牙實齒啪啪啪,絲毫不帶四級況味,借用唐滌生《蝶影紅梨記》對趙汝州的形容,不折不扣「醉檀郎沒半點塵俗性」。越劇《紅樓夢》第一場,歡天喜地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寶二爺,其實也是個發育中的小男生,可惜逼於環境,一轉眼便不得不長大──千萬勿誤會我有殺千刀的孌童癖,恨不得小乖乖們永遠羽毛未豐,而是成長快到有如示範成語「揠苗助長」,未免太過殘酷。
戲曲裏郎情妾意的主角究竟有沒有發生婚前性行為,一向是有趣的課題,記得二十多年前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蝶影紅梨記》,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特刊寫了篇《幸然鶯老惜花殘》,將護花有功的劉公道封為貞操守衛者。這次公演,傾力協助仙姐整理劇本的張敏慧老師不吝提點,參照元朝張壽卿和明朝徐復祚的原著,確定男主角雖然前世曾經得米,唐先生的處理卻是發乎情止乎禮,為了統一謝素秋夜探書齋「無功而返」的真相,尾場唱詞只好改動一字:「兩倒顛」跡近曖昧,換成「意倒顛」清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