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級偽術:道歉的Dos&Don’ts - 彭瑪莉

七級偽術:
道歉的Dos&Don’ts - 彭瑪莉

立法會以大比數三讀通過《道歉條例》,令機構或者其負責人在爭議當中,可以在適當時候道歉,令事件有機會在相對和睦的情況下,減少因意氣引致節外生枝。
以前好多人不明白,為甚麼平日好地地的大機構,出了事,錯得那麼明顯,尤其人命攸關的時候,竟寧願在鏡頭前期期艾艾,面懵懵被市民鬧爆,都仍然死不認錯。然後一路逃避,民憤一路累積,到了一個點,以前做落幾多好事都煙消雲散。說穿了,其實簡單不過,就是律師唔畀,驚他日上庭會對裁決有不利影響。就這樣子,不惜叫公司形象一鋪清袋!
現在有了條例,雖然法庭仍有酌情權,但一般情況下,機構的確可以在關鍵一刻減少顧慮,似番個人,坦坦誠誠道個歉,在公關角度是鬆了綁,好事也。
不過,事先聲明,說是「好事」,是指衷心誠意無條件的道歉,非常簡單的,就一句話:我們錯了,對不起。真誠的道歉不是為了開個位畀自己長篇大論辯護,或者扮晒有苦衷慘兮兮扮演苦主角色,甚至唧牙膏認住少少先,咁委屈,咁多考慮,唔好道歉囉。認錯認到假惺惺,可能過兩日又要為道歉失效(你記得聯合航空否?)而道歉,咁仲唔係公關災難。
一個有效的道歉,一般包括以下元素:承認缺失、為錯誤負責、確認錯失帶來的影響、為帶來的痛苦和損失致歉、表達未來如何改過。還有最最緊要的是這一點 ──千萬不要找藉口,還想諉過於他人他物,不如唔認錯。

彭瑪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