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榨橄欖油忌高溫烹調

初榨橄欖油忌高溫烹調

【本報訊】中國人煮食講究鑊氣,因此喜愛高溫、猛火的烹調方式,惟消委會指出高溫可使食油過份氧化及可能產生致癌物,呼籲消費者避免高溫多油的烹調方式,以免影響健康。

翻用食油易致癌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建議,家庭煮食時應按烹調方式選擇合適的食油,最佳的烹調方式則視乎食油的煙點而定,舉例煙點低的初榨橄欖油會只適用於低溫煮食,而高煙點的非初榨橄欖油、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等較適合煎、炒、煮等烹調方法,食油加熱後開始冒煙的最低溫度稱為煙點。
許敬文亦提醒市民避免翻用食油,因致癌及有害物質會累積於翻用的食油中,令致癌及有害物質含量更加高。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補充指翻用的食油經多次高溫加熱,當中的營養早已流失,而且在貯存的過程中若處理不當,會令食油出現衞生問題。
《選擇》月刊提出部份食油在生產過程需經過高溫加工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和縮水甘油酯(GE),而研究顯示3-MCPD和GE在腸道水解後,分別釋出氯丙二醇和環氧丙醇。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委員會的報告,動物實驗證實,長期進食過量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而世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環氧丙醇評為第2A組致癌物,即「很可能令人類患癌」。
■記者彭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