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想寫:《2017至Short Cookbook》,或者《2017至嗦Cookbook》嘅;無奈巿場慣睇中文標題,拒絕英文囉,從善如流回頭是岸。
不論Edward定係葉子騫都未免太乖,相對本新書個名,80後肥仔阿爸改嘅出世紙名真係唔夠癲:《十九窮風流廢青日常食譜》。
匆匆未睇完,評語:開卷即笑!
期待良久,自己曾經都想寫一本比較新思維,都唔好講食譜,不理食書定食贏,就一本跟食有關係,讀來讓你覺得自己存活喺新時代、食在家陣嘅書,縱使食嘅係垃圾、Junk!
眼高手低?就唔好講自己咯。
推薦叻煮後生朋友給出版社,私下提議以80、90後生態落筆,與現實貼地,放棄淨係賣阿婆教落嗰套。(傳統老經驗當然如珠如寶不過只能寫一、兩本用作騷Quali,這方面對手云云,50後、60後、70甚至80後靚佬靚婆廚師兼煮得勁者無數,編輯幫手執執字,出版社攝影師設計師操刀,本書要幾架勢有幾架勢,對手云云,何用添多一個半個同類型作者?走傳統路線一山還有一山高,睇落有型,煮得更堅!)
點止80、90後廢青?蘋果、薯片、洋葱Pizza、串燒腸仔、珠江橋牌午餐肉、合味道杯麵、豆豉鯪魚、Coca Cola、出前一丁……早喺我嗰代嗰陣已經非精神、而是如假包換腸肚食糧。
阿仔,公仔麵冇益㗎,膠嚟㗎!要食就淨係食個麵好啦,味精湯千祈唔好飲啊、啊、啊……
得啦阿媽……唔飲味精湯,不如放棄即食麵?
咕嚕二話不說,飲咗至算。
葉子騫呢本新書,唔敢話佢教,當佢同大家分享丁麵、杯麵改變基因;主要係煮者、食者的認知與接受基因:丁麵三文治,杯麵壽司,公仔麵雪糕……(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