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尚方寶劍變鬼頭刀 - 鄭中正

千方百計:尚方寶劍變鬼頭刀 - 鄭中正

前兩個星期剛剛寫了證監會的尚方寶劍,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模式監管上市公司:港交所(388)在前方管制,證監會在後方監察,在必要時才出手。不料這個模式在兩天前的一個午餐會中徹底改變了。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在證券學會午餐會上,發表了「前置式,具透明度,直接:因時制宜的新監管方針」的演說,此演說的全文更刊登於證監會網站,意味着他們已經落實執行這新方針。
新監管方針顧名思義是前置,直接監管。證監會不會再坐在後座,等待雙存檔(dual filing)時才以否決權把關。他們會積極地運用證券及期貨(上市)規則(SMLR),在上市批核前期以至上市後的一切行為作出直接監管。
歐總裁舉了很多最近的案例,證明直接監管的好處。更有趣的是證監會希望不只是直接監管,而是直接與上市公司對話和溝通(direct communication),繞過和不需經過港交所通報。連傳話都不需要,港交所以後將成為真正的市場。
前陣子的創新板諮詢文件,我一直以為證監會沒有太大反應,我錯了。歐總裁在演說尾段對創新板的定位拋出一大堆問題,包括香港股票市場是否需要吸納中小快速增長企業,同股不同權究竟會否令香港股市更有競爭力,而公司管治角度上的問題又怎樣等等。看似未講掂數。
小弟反而有些問題:以往的前管後監模式在管治上有分權和制衡作用,會不會比重疊監管更有效?對市場參與者和持份者來說,這樣的雙箭頭監管會不會造成混淆和混亂?希望證監會方面考慮一下。在新監管方針下,以往的皇上尚方寶劍或許變成了劊子手的鬼頭大刀。

鄭中正
http://www.fb.com/Raymond-Cheng-for-Council-10080682665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