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季流感肆虐全港,勢超兩年前流感病毒漂移一役。連日來全港公立醫院「淪陷」,昨日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需要等逾15小時才能上病房;據悉,更有3名急症室醫生曾染有流感病徵。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率食物及衞生局長巡視伊院,要求醫管局盡快制訂包括增聘醫生等解決方案。急症室醫生及微生物學專家指,難以解釋是次夏季流感大爆發原因,市民須時刻做好個人衞生。
記者:于健民 廖梓霖 蕭敏儀
前日全港公立醫院共有6,498人次求診,較非流感高峯期的基數5,900人次多10.1%。而昨日威爾斯親王醫院、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的輪候時間一度達7至8小時。
伊院3醫生中招同告假
記者昨早到伊院急症室觀察,非緊急病人輪候時間超過8小時。因頭暈經救護車送院的李小姐表示,等候逾4小時仍未獲診治,雖然疲倦但仍要繼續輪候,「(太多人)都冇辦法要繼續等」。
據悉,該院急症室上周六中午曾多達120名病人滯留候診,當中逾40人屬第三類「緊急」病人,即應在30分鐘內獲得診治,卻要輪候3小時才獲治理;據了解,當日急症室有3名醫生染上甲型流感請假,不排除因病人太多而被傳染,亦令人手更告急,有醫生形容急症室服務已崩潰。
除了急症室逼爆,內科病房亦不斷加床。前日急症醫院整體內科病床使用率為111%,最高的是伊院的124%,其次是博愛醫院(122%)及威爾斯親王醫院(120%)。記者昨日所見,急症室上病房的平均時間逾15小時。有伊院醫生指該院有內科病房原有38張床,但已加床至收留54名病人。
中大內科藥物及治療學系教授許樹昌則表示,威院內科病房大部份為80歲以上長者,較多有肺炎、慢性心臟衰竭等症狀,平均需3日至1周才出院,輪候上房時間或因此加長。他又透露,有內科病房數個月前已由40張床加至逾50張;威院兩個舊翼病房約80張病床較早前也已重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午與食衞局長陳肇始到伊院巡視。林鄭指,今次夏季流感比較嚴重,對各院構成重大壓力,要求醫管局盡快制訂改善方案,政府亦會盡力配合。她又明言,政府會支持醫管局增聘醫生,「如果有錢都請唔到醫生,係一個比較難解決嘅問題」。
醫管局代理行政總裁張偉麟承認,過去兩周流感疫情「有啲異常」,近10多日持續每天逾1,000人需入住內科病房,醫院承受的壓力很重,感謝同事在艱難時刻留守崗位。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亦指,難料夏季流感高峯何時完結。
中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認為,今年流感病毒沒有變種,難以解釋為何感染人數遠較年初冬季時為多;一般流感疫苗的保護期為6至9個月,理論上應仍有保護作用,但不排除是疫苗作用隨時間減退。有急症室醫生表示,2015年的H3N2流感出現漂移,令當年疫苗無法抵抗病毒,以致病毒大舉肆虐;今年同樣流行H3N2型病毒,而且沒漂移,卻導致社區個案急升,難以解釋。
前線轟政府短視削資源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副院長蕭粵中認為,近年急症室負責指導駐院醫生的副顧問醫生流失率高,醫管局需着力挽留及增聘中層醫生為上。至於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所指,月初加入的駐院醫生「新人」能夠補充人手,他反指「新人」在首1個月未必有機會診治複雜個案,難言是否能在夏季流感肆虐期間真正幫到忙。
前線醫生聯盟昨晚發聲明,批評醫院爆滿根本原因在於政府在醫療政策上的短視及欠缺長遠規劃,不斷大幅削減醫療資源。至於行政長官聲言政府會在資源上全力配合,實在是睜着眼說瞎話。事實上,政府曾經打算在2016/17年度削減醫管局2.5億元經常性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