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與困難對戰 - 伍家謙

Sunday:與困難對戰 - 伍家謙

早前為新書做資料搜集,重讀自己的舊文外,也翻箱倒篋,看回不少陳年體育雜誌和錄影等。找舊東西這回事如同執屋,本來決心一鼓作氣做到底,到頭來卻在尋尋覓覓間找出趣味,越翻越有趣,結果搞了大半天後連最初目的都忘了。
新書之中有不少關於運動員的故事,有本地的,也有外國的;有親身經歷,亦有自身感想。在再一次看溫好些運動史上的經典場面後,就更體會到體育的魅力,穿越時空,歷久常新。1997年NBA總決賽第五回合開賽前,米高佐敦出現發高燒、脫水等感冒症狀,虛脫得連站立都有困難;球隊工作人員問:「你能打嗎?」「我可以。」他只簡單答道。依照他那時的身體狀況,即使不打,亦絕不會有人認為他臨陣退縮;只是,他要打,作為球隊的領袖,他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扛起那半邊天。結果,他拼了44分鐘;在比賽餘下25秒時,他射入奠定勝局的三分球;轟入38分;帶領公牛領先爵士場數3:2。後世把這場賽事命名為The Flu Game,當然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是食物中毒。
分享這故事,不是希望大家在生病時故意逞強;想說的是,你的力量,其實遠比你所想更強大。勇於嘗試,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強。想起小時候總習慣為自己找藉口,每當遇到困難,第一個反應就想否定:「唔得㗎,我做唔到㗎。」既有這樣的前設,一事無成似乎是個必然結果;不嘗試的確立於不敗之地,但也不會贏。
這故事重塑了我在遇到困難時的態度,並一直保持至今。究竟有多少小孩會受這些故事影響?我肯定自己不是唯一一個,這可算是體育的其中一種貢獻;正如我於新書中寫的一句:或許體育潔淨不到污染了的水源,也不能解決第三世界的糧食荒,但其貢獻非單用數字所能量化。是的,它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