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次法庭以宣誓不莊重為理由,取消立法會議員資格,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直言,今次裁決開了先例,若法庭以昨日法官裁決標準,審理日後其他議員宣誓案,恐怕大批民主派議員也可遭DQ。有法律學者也認為,當日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規管,已大大超越北京所說純粹為打擊港獨。
今屆立法會議員宣誓時,除了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及姚松炎在宣誓時有帶道具及為誓詞加料外,不少民主派議員亦有相似做法,如工黨張超雄叫「撤回人大8.31」口號,又將他展示單張撕毀;民主黨林卓廷叫「689下台」;本土派議員朱凱廸則於宣誓後高叫「民主自決,暴政必亡」及「反對梁君彥做主席」。
學者:釋法超越打擊港獨
另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宣誓時,更帶備樂器,之後大叫「雨傘運動、敗而不潰、繼續頑強、we are back」。有民主派議員直言,若按昨日法官裁決標準,這些泛民議員基本上也不符宣誓莊重要求,「政府可以再入稟DQ晒大部份民主派議員」。林卓廷稱法官以相當狹窄定義解讀有關法例,由於相關議員將提上訴,暫未想過會否遭政府入稟取消其議員資格。
對法官區慶祥是否將宣誓要求定得太嚴,港學法律學系首席講師張達明指,應待與訟雙方上訴時爭拗,但他直言值得商榷。區官審理梁、游案時沒依賴人大釋法,但今次則詳細引用釋法內容反駁4名議員宣誓行為。當時梁、游提倡港獨,而本案4名議員則沒有,張認為社會上支持人大釋法的聲音普遍上希望藉釋法打擊或堵塞港獨,但現時對議員的規管已大大超越純粹打擊港獨。
■記者楊思雅、莫劍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