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水質方案 水務署遲遲無建議

改善水質方案 水務署遲遲無建議

【本報訊】鉛水事件禍延全港11個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去年5月底發表報告炮轟水務署和房屋署等集體失職,取水方式是聆訊主要爭拗點之一,報告點名狠評水務署署長林天星,指他只是收集經沖透後的食水樣本,建議政府採用恰當取樣規程為所有公屋再驗水,包括收集靜水樣本作測試,即是未經沖透的水樣本。
發展局於同年6月成立食水安全國際專家小組,當時政府指水務署料於今年3月底前就水質標準及取樣規程等提出具體方案,不過至今已遲足3個多月仍未有具體建議。

外國多抽取頭浸水化驗

發展局回應稱,就訂立食水標準及驗水取樣規程,水務署已經委聘英國專家顧問作研究,及徵詢國際專家小組意見,審視不同取樣規程的目的及局限、是否適用於香港等。
發展局及水務署正就研究結果及建議與相關專業團體、水喉業界及持牌水喉匠等討論細節,期望盡快制訂計劃。
根據鉛水聆訊專家的初步聯合報告中提到,外國不少地區均是抽取頭浸水作化驗,如英國取樣時便抽取開水後第一公升水,事先不會開水龍頭沖透,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亦採用同樣方法,而本報是次化驗頭浸水亦是按此方法取水,不過水務署至今仍堅持沖喉後才取水,署方曾在聆訊上指取水前需開喉2至5分鐘才符合國際標準。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