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青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喪失議席後,法庭昨裁定劉小麗、羅冠聰、梁國雄及姚松炎失去議員資格,令非建制派即時喪失議會內的分組點票否決權。有學者分析,建制派極大機會趁補選前的空窗期,突襲修改議事規則,包括阻止泛民拉布、懲處行為不檢的議員等建議。
泛民失分組點票否決權
去年9月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35席,非建制派取得19席,較建制派多3席,仍可守住分組點票否決權。然而,6名非建制議員先後失去資格,非建制派在地區直選議席,跟建制派的差距逆轉為14席對16席,非建制派即時喪失分組點票否決權,再加上建制派於功能組別中佔優,分組點票兩組目前均由建制派主導。
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早前提出,研究修改議事規則,包括限制泛民議員拉布、懲處行為不檢議員、縮減議員發言時間等。根據《基本法》要修改議事規則,須在分組點票中,功能和地區直選組別,分別獲過半在席議員支持。
科大社會學部副教授成名稱,非建制派喪失分組點票否決權,建制派極可能趁補選前的空窗期修改議事規則,「補選發生前,泛民議員加埋都阻止唔到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咁嘅情況下,呢個危險(修改議事規則)係存在」;假設政府在空窗期將一地兩檢的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而建制派又提出具爭議的修訂,在分組點票時,泛民就不能阻攔。
民主黨胡志偉斥政府赤裸裸向選民和民選議會宣戰,立法會很可能改變議事規則,收窄議員發言權利和空間。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明,不排除趁機提出修改議事規則。
《基本法》規定重大法案須獲全體議員三分二支持才能通過(即最少47票),現時6名議員失去議席,非建制派只有23票,若建制派爭取到中間派議員支持,有足夠票數通過重大法案,包括政改方案。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