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曉波在1988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在美學與文字間追尋自由。他生平著作雖不算多,但海內外均有出版其作品,亦未有因其入獄而停止出版。有本港樓上書店負責人指,自劉傳出病危消息後,相關書籍銷量上升五成,更幾近缺貨。不過由中聯辦間接持有的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三中商」門市,三大書店全港合共只有3本劉的著作。
《劉曉波傳》一周售出近20本
樓上書店樂文書店負責人林璧芬指,自劉曉波患癌消息傳出後,其著作及相關書籍銷量均有上升,購買者包括港人及內地人。近期最受歡迎是由本地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余杰所著的《劉曉波傳》(圖),近一周已售出近20本,據知出版社亦缺貨,未知會否加印,「可能病重啦……啲人關心嘅係(劉曉波)成個人生,唔係一件事」。她指書店一直有售劉曉波的相關書籍,「前一陣子冇新聞時都喺架上賣」,對於現時出售有關劉曉波的書籍是否敏感,她直言大書店一向自設界線,惟小書店不會自我審查,「擔咩心呀,冇擔心過,我又冇違法。」
天地圖書亦有劉曉波相關書籍出售,職員稱現時最少有4至5本存貨,除《劉曉波傳》外,更有劉有份起草的《零八憲章》、以及其著作《向良心說謊的民族》。職員表示近日接獲不少查詢,現時只尚餘少量存貨,「𠵱家有,聽日唔敢包,如果今晚突然有啲嘢出現咗,咁你聽日嚟到乜都冇晒喇」。
至於聯合出版集團旗下三大書店,只有極少量關於劉曉波的書籍。記者日前致電三中商門市了解,職員表示相關書籍斷貨已久,非近日才售罄,其中中華書店只餘一本《大國沉淪─寫給中國的備忘錄》,未知何時返貨;商務則只有中文大學及大圍分店各一本《大國沉淪》存貨;而劉曉波的書籍更全線在三聯消失。
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指,劉曉波在2009年被判刑時,所有作品皆列為大陸禁書。對比其他同被內地列為的禁書,他讚揚劉的著作屬學術性,跟其他政治八卦書刊不可同語,特別是《大國沉淪》,對四川大地震後的人為災難、出現毒奶粉的社會成因,以及生育計劃的強迫墮胎等,均痛陳時弊,惟劉卻被指涉嫌顛覆國家政權,其判刑恰恰反證一個黨國的精神沉淪。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