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踢走 淪為邊青迷途知返 Band 3生有望升大學

名校踢走 淪為邊青
迷途知返 Band 3生有望升大學

【DSE放榜】
【本報訊】社會定義Band 3學校的學生「成績差、品行劣」,惟兩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由區內名校走入排名次等的學校,從自暴自棄的日子轉入人生新跑道。曾經曠課、偷竊的余裕感謝經歷令他成長,成績表印滿缺點的文家名則想擦拭荒誕的過去;兩人在今屆文憑試分別考獲21及22分,有望讀大學固然值得高興,但成長經歷比成績更為重要。
記者:梁佩珊

大多數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都是18歲,余裕和文家名卻是19歲。中四是公開試作戰期,兩人卻分別於Band 1舊校停學,到排名次等的伯裘書院留級,3年後的今日卻換來全新的自己。
「嗰兩年係被偷走,係被幼稚偷走的那兩年」,余裕自中三起成績差,因家人一句晦氣說話便關係決裂,曠課、偷竊,到兼職自力更生,多次離家出走。
這種生活維持兩年後,余裕決心重回校園,3個月內尋覓6間中學,統統被拒取錄,最後入讀他當初視為「呢度嘅學生唔及我」的伯裘書院,「因為由Band 1到Band 3,我當初係好自負囂張,但其實從來喺度都係考唔到第一,永遠第二」。
余裕指新校的排名雖不及舊校,但教育方式卻比舊校適合他,令他更用心苦讀。他以「不可思議的三年」形容這個改變,「我向來感恩過去兩年所有事情嘅發生,冇過去的話,我都唔會珍惜現在」。他用功讀書獲21分望考入大學,不只因為想修讀商科將來創業,更多是學習處事和思考的方法。

余裕(左)及文家名在今屆文憑試分別考獲21及22分,有望讀大學。 許頌明攝

自覺「寸嘴」 老師倡入辯論隊

中三至中四的黑暗經歷亦是文家名的轉捩點,他吸煙酗酒一年多,長期缺課並成為邊青,拿着舊校印滿30個缺點和小過的成績表毅然轉校,「我會想擦走過去嗰年幾,但現實係無法擦走,既然發生咗,我反而想睇吓之後可以點做」。
「我係好寸嘴嘅人,中文老師話不如用喺有用嘅地方,叫我加入辯論隊,我先發現出到去比賽,自己識嘅嘢好少,係隻好底好底嘅青蛙」。
辯論隊改變了文家名,他的學習態度比以往謙虛,於今次中學文憑試考獲22分,望將來於跨國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