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無疑是一項燒錢的運動,歷年來有不少車手要靠贊助商向車隊提供資金,才能贏得出場機會。
由於阿根廷車神范基奧在多項阿根廷賽車比賽獲得佳績,令他在1948年獲得當地政府及賽車協會的資助,才獲足夠經費遠赴歐洲延續賽車生涯。范基奧在F1生涯五奪世界冠軍,這項紀錄塵封47年才遭德國車神舒密加打破。
曾三奪世界冠軍的奧地利車手羅達,由於缺乏家人的支持,令他為圓F1夢而被迫向銀行借貸。羅達在1972年曾借貸10萬鎊(約100萬港元),向馬切車隊支付「出場費」,而他在翌年再向銀行借貸八萬鎊(約80萬港元),只為在BRM車隊得到一個出戰F1的資格;幸好法拉利在1974年跟他簽約,令他避免破產。
至於七奪世界冠軍的舒密加,在1990年加入平治的青訓計劃,同年更贏得德國三級方程式總冠軍。當舒密加翌年獲佐敦車隊邀請、頂替在倫敦鬧事而被判刑的嘉曹(Bertrand Gachot)出戰F1比利時分站時,平治更為此付出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出場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