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之手】
馬克龍主動邀請與他在多項議題上立場分歧的特朗普訪問法國,又以高規格接待對方,相信是想透過建立友誼扭轉美國外交政策,即使最終如意算盤打不響,也至少避免美國與歐盟關係繼續惡化。
法國政府發言人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上周解釋發邀請函原因,指特朗普的部份決定,例如氣候議題,有時不合法國人心意,對此法國政府有兩途應對:拒絕與他談判,又或者伸出「友誼之手」、將他拉回共同圈子,而馬克龍正正選擇了後者。
此言預示馬克龍希望透過懷柔手段取信特朗普,從而影響他的決策,增加法國的國際影響力,尤其在敍利亞及中東議題上。分析相信兩人會盡量以和為貴,集中討論外交及軍事等雙方有共識的議題,如打擊「伊斯蘭國」(IS)及全球恐怖主義活動,馬克龍亦未必會就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與特朗普正面對質。
美法有望達雙贏
馬克龍看準了特朗普被歐洲傳統盟友排斥的孤立心態,冀向特朗普灌輸美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訊息。分析認為策略有望達致雙贏,特朗普獲禮待、贏盡面子,馬克龍能展現領袖風範,雙方立場亦不受挑戰。
71歲的特朗普愛把「美國優先」掛口邊,似乎與年僅39歲又擁抱歐洲主義的馬克龍難以溝通。但其實兩人都是出身商界的「政治門外漢」,一樣重視有利己方的實質交易多於空談,而且同屬魅力型強勢領袖,在本國政壇異軍突起,不如外界想像般截然不同,加上馬克龍以「與任何人都有商有量」為外交方針,連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訪法時也相安無事,相信今次也不例外。
路透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