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放榜,媒體照例訪問狀元,網民照例七嘴八舌,本來沒什麼好談。但有位不知道哪個界別的「KOL」,在臉書寫了段惹火的話,我倒認為有三點值得討論。第一,他說:「讀書最勁嘅人去晒做醫生同律師,非香港之福。」那麼狀元該做什麼才造福香港呢?綜合其他報導,他似乎認為應該參政,或從事面對群眾的事業。不好意思,我笑了。狀元是什麼人啊?當然聰明勤奮,精通遊戲規則(即答題技巧),但最重要的是不管喜不喜歡,總願意跟着規則玩。認識幾位狀元,職業各異,閒雲野鶴有之,操盤炒股有之,也有醫生,全是不同程度的藍絲。假如他們為「香港之福」從政,很難想像他們加入泛民,倒極可能成為戰鬥力奇高的「超級林鄭」。如果讀書最勁嘅人唔做醫生,讓唔得掂、垃圾桶做,應該屍橫遍野;如果讀書最勁嘅人唔做律師,法律界只有何君堯、容海恩,香港法治會成什麼樣子?
第二,KOL批評狀元選擇做律師、醫生是「Groupthink」,同時又「期待尖子懂得跳出框框對社會真正做出更大貢獻」,我又笑了。「尖子要貢獻社會」這論調,何嘗不是Groupthink?菩薩心腸,有就有,狀元或任何人,皆沒義務「貢獻社會」,除了交稅。第三,我最反對他勸狀元不要「自慰式(masturbatory)咁埋首喺自己狹窄專業世界」。Come on, Joe:要影響世界,從政太沒大志,即使不決心成為宇宙大王,至少也要做科學家。以我所見,在科學領域有大成就者,沒一個不是「自慰式」沉醉於思考中。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Abraham Flexner有篇〈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舉了連串例子,說明偉大科學家追求真理,純為滿足好奇,從未想過貢獻社會。叻人只是貪玩。最後,不妨以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一句話作結,他說阿基米德發明機械,「大部份是遊玩於幾何學時的副產品」(geometrias de paizouses egegonei parerga ta ple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