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食聲援八九民運「天安門君子」推動民主

絕食聲援八九民運
「天安門君子」推動民主

【劉曉波病逝】
【本報訊】劉曉波從一個大學普通講師、文學評論家,在六四腥風血雨中涅槃,並因中共的反覆錘打折磨,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政治異見人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再次證實獨裁專制不但無法掐死人們對民主自由的嚮往,相反可能催生更強大的抗爭力量,成為埋葬獨裁專制的掘墓人。劉曉波雖死,但換來對中國民主潮流的推動,將無可估量。
記者:陳永階

在1989年4月,彪炳史冊的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開始不久,正在美國任訪問學者的劉曉波毅然提前回國投身其中,參與廣場宣傳、撰稿、演講、募捐等,成為學運堅定支持者和參與者。甚至在軍隊開槍鎮壓前夕,還與周舵、高新和歌手侯德健絕食聲援,於6月4日清晨與包圍廣場的戒嚴部隊談判,說服數千學生安全撤離,避免更大流血慘案,是六四「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

1989年,劉曉波(左二)投身學運,與周舵(左一)、侯德健(右二)和高新(右一)被稱為「天安門四君子」。

大學講師變階下囚

六四改變了劉曉波人生。作為北京師範大學講師,此前他活躍於講台,雖頗受學生歡迎,小有名氣,但限於文化界。六四屠城後,他被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首次入獄。
出獄後他失去公職,成為自由撰稿人。他的寫作也轉向抨擊時政、關注民間維權、呼籲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共民主憲政改革。1995年初,他因起草並與眾異見人士聯署致全國人大《反腐敗建議書》, 以及《「六四」六周年呼籲書》,被當局「監視居住」關押在京郊至次年2月。
當局打壓讓劉曉波越加勇敢。1996年劉與其他異見人士商定,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簽署和平協議《雙十協定》51周年之際,發表《雙十宣言》,論及兩岸統一、西藏等問題,但宣言未發,劉曉波即被當局拘捕,後以「擾亂社會秩序」處勞動教養3年。這是劉曉波第二次坐牢。
兩次坐監未能磨滅劉曉波的鬥志。此後他更寫作不停,在海外出版多本書,包括《向良心說謊的民族》等,並發表《中共的獨裁愛國主義》、《難道中國人只配接受「黨主民主」》、《通過改變社會來改變政權》、《多面的中共獨裁》、《獨裁崛起對世界民主化的負面效應》等文章,抨擊中共。他並參與創立中國獨立作家筆會(後改名獨立中文筆會),並曾任兩屆會長。
劉曉波的言論再度刺激中共,被視為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倡導「和諧社會」最大絆腳石。2008年,劉曉波發起並起草旨在宣揚普世價值、呼籲中共言論自由、尊重人權和自由選舉的《零八憲章》,並串連各界人士一同簽署。該憲章於同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時發表。

拒留海外避難堅持返國

但就在此前兩天,即2008年12月8日,中共當局提前出手,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劉曉波。有消息指,逮捕劉曉波的命令來自中共最高層,是胡錦濤親自批示要「嚴懲《零八憲章》肇事者」。
中共的暴行和愚蠢最終把一個普通的大學講師、文藝批評專業博士,推上了諾貝爾和平獎的聖壇。
其實自六四首次坐監後,劉曉波並非沒有機會出國。1993年他曾應邀出訪澳洲和美國,但他謝絕海外朋友留下避難的建議,又返回中國。2010年在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後,傳中共當局有意以「保外就醫」名義把他趕出國,但被劉曉波拒絕。
與劉曉波同譽「天安門四君子」其他三人現已各散東西。高新在六四後流亡美國,現仍活躍於輿論陣地,不時就中國時政發表分析;侯德健原是台灣歌手,六四前憑一曲《龍的傳人》紅遍中國,六四後被中共驅逐出境,但20多年後他又到北京發展,曾任文化部屬下公司高層。周舵至今仍在內地,是當局黑名單中人,受嚴密監控。

「無論古今中外,因言治罪文字獄都是反人道反人權的,有悖於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時代潮流。」
2009年12月23日 劉曉波《我的自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