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勞教所囚徒成婚劉霞:要嫁給國家敵人

與勞教所囚徒成婚
劉霞:要嫁給國家敵人

【劉曉波病逝】
【本報訊】「我就是要嫁給那個『國家的敵人』!」女孩看來身體羸弱,向國家機器吐露心聲時,展現的倔強卻顯露一種不凡的美。從詩壇文友到選擇與「國家敵人」執手相偕,劉霞的倔強讓她在探監路上行走連年,甚至遭當局監視軟禁而飽受抑鬱折磨。廿多年來共同為中國自由民主拼搏,劉曉波夫婦始終風雨兼程,荊棘路上也不乏蜜糖般的溫存。
記者:曾昭坪

劉曉波夫婦好友、異見作家余杰曾經撰文,對夫婦倆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劉霞原本出身北京中共高幹家庭,父親更是財經系統的副部級高官,長期在中國銀行擔任要職,還曾任中央財經大學的黨委書記。劉霞自小個性聰穎,卻天生不愛循規蹈矩,對上學及高考愛理不理。大專畢業後劉父曾安排女兒在金融出版社當編輯,以及在國家稅務局工作。公務員的工作本應是「筍工」,劉霞卻忍受不了工作對她的束縛,終於在1990年代初「裸辭」成為自由人,閒時寫詩、畫畫、攝影等,自得其樂。

劉霞與劉曉波在中共打壓下堅持相戀,風雨同路。

六四後重遇失婚詩友

劉霞早於1980年代已經邂逅劉曉波,然而兩人最初見面未有燃起愛火,加上各自都有家室,當年只是共同愛好詩文的普通朋友關係。劉曉波當時作為享負盛名的詩人和作家,經常備受不少漂亮的女孩所愛慕簇擁;只是一場八九學運,劉曉波便從內地文壇上萬人注目的「黑馬」,轉身遭定性為「國家機器的敵人」。失去自由兩年多後他終於獲釋,卻同時迎來遭大學開除教職,以及妻子跟他離婚家庭破碎,可謂走進了人生低谷。
就在這低谷中,劉曉波重遇了回復單身、在人生路上迷途尋覓的劉霞。天時地利人和下,兩人漸行漸近,終於墮入愛河。劉曉波曾言道,自己在受女孩簇擁時,「有一種強烈的慾望,要在千百個女人的身上發掘不同的美」;與劉霞相愛後,他又言道:「如今,我終於在一個女子身上找到了所有的美!」

父母撐與政治犯交往

劉霞的父母對劉曉波率真誠懇的人品很是欣賞,相當支持女兒跟這名政治犯交往,視如己出;更曾開玩笑說,自己女兒沒唸過大學,但女兒一下子就找來一個博士做對象,更是中國最有名的文學博士,多光榮!劉曉波也跟劉霞的弟弟劉暉如同親兄弟,在愛人的家中逢上溫暖。
只是在他們的婚姻路上,還是遇到了黨國這座大山。劉曉波於1995年因有份起草《雙十宣言》遭當局軟禁,翌年被判接受勞改三年,被關押在大連勞教所。初時由於兩人只是情人關係,劉霞被當局阻止探望愛人。他們向有關部門提出結婚申請,在劉霞倔強爭取下,才由一名民政部內的開明人士發函給公安部,再經公安部的一名副部長下發批准他們結婚的紅頭文件後,這對鴛侶才於1996年獲得正式結婚證書;由此劉霞才能每月一次從北京坐火車去大連探望丈夫……她曾寫詩抒發相思之苦:「駛向集中營的那列火車……我卻拉不住你的手……」

2010年,劉霞手執劉曉波的判決書,與律師尚寶軍(左)商討。路透社

即將死別才獲准相擁

1999年劉曉波獲釋後積極投入筆耕。夜色如水月如鈎,正是夫婦倆工作興起之時——丈夫沏了一壺濃茶,在書房裏打開電腦寫政論,或在電話上跟朋友聊天;妻子在小室內畫畫寫詩讀書,整理自己的攝影作品。2000年前後《劉曉波劉霞詩選》出版,夫婦間的豐富情感從此淋漓盡致地記載在紙頁上。
丈夫病重,廿多年來不離不棄的劉霞也哭崩了,堅持對抗黨國而遭受非人折磨多年,逼得面對生離死別之時,這位瘦得如紙片的丈夫才獲准在醫院裏與愛妻情深相擁——好像應了他在獄中寫給劉霞一封「情書」的句子:「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會用灰燼擁抱你!」

「我們的愛飽含着外在環境所強加的苦澀,
但回味起來依然無窮。」
2009年12月劉曉波庭上的最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