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淺談冠心病 - 梁憲孫

醫述醫術:淺談冠心病 - 梁憲孫

心臟乃重要器官,負責血液循環;維持正常血壓,把氧氣及養料輸送全身器官組織,又把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metabolic wastes)帶走。心臟本身亦需要養料及氧氣以維持其正常功能,三條「冠狀動脈」(coronary arteries)負責此輸送任務;若有阻塞,後果嚴重。冠狀動脈閉塞,多由血管硬化 (atherosclerosis)引起;血管壁稍有破損,血小板即時積聚,形成血塊,造成血管阻塞。
冠心病患者心臟缺血(cardiac ischaemia),可導致兩種情況,早期病徵可能不太明顯。心肌缺氣,但仍未壞死,可誘發心絞痛(angina pectoris),勞動後即出現心口痛現象。
若冠狀動脈阻塞嚴重,則可引致「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臟肌肉壞死,後果嚴重;常見併發症有「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及「心律不正」(arrhythmia),包括致命性的「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及「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
心肌梗塞屬極危險情況,病者必須馬上送到醫院急救;病徵包括心口痛持續超過10分鐘,間中疼痛位置或會轉移至上肢、背、頸、下顎及上腹位置,或同時有氣促、心跳、作嘔、出汗、頭昏現象。
遇上懷疑冠心病病人,醫生需要為病者安排多項檢查,包括靜止及運動心電圖及「超聲波心臟檢查」(echocardiogram);還可利用「電腦掃描」(Computerised Tomography)、「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及「放射同位素掃描」(Radioisotope Scan) 等技術,更清楚了解心臟血管的狀態及心臟肌肉功能。「心管檢查」(Cardiac Catheterisation)把導管經大動脈送到冠狀動脈,然後注射顯影劑;醫生可以跟據造影,更清楚掌握患者冠狀動脈的阻塞程度,從而決定最佳治療方案。
除藥物及手術治療外,冠心病患者必須要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戒煙、減肥及多做運動;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非常重要。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