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教有得搞 - 余家強

有得教有得搞 - 余家強

以無法為有法
     ──李小龍

寫作有方法嗎?一般都答冇得教,因為懂的人會藏私,不懂裝懂的人正好故作高深,總之很玄、很浮滑──寫得好的人做作家賺大錢啦得閒教你?似乎言之成理,但一類比即穿崩──醫術好的人睇多些症啦得閒教你?識開車自己開啦得閒教你?世上就是有醫科教授和教車師傅。我也敢說,寫作有得教,以為無法的事情總是有法的。
《道德經》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道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不會說出來,說出來的人則並非真正知道,何等大智大慧天機不可洩漏;弔詭在,作為知者的老子卻首先言了出來寫了出來,那麼他究竟算不算有智慧?抑或,老子雖然屬於道家,但骨子裏脫不開儒家孟子那套「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在特區政府為掩飾失業率而畸形向教育傾斜撥款之下,「好為人師」不只是責任感和沾沾自喜了,有些項目,例如教人做記者的新聞系老師,便比做記者本身更有前途,一屆接一屆畢業生學完無處致用(因為傳媒萎縮),老師倒不會失業。我大學唸中文系,中文系最適合做什麼?做中文老師囉(好命教大學其次中小學),教出中文優秀的學生又如何?叫他們繼續讀中文又教書囉。其實科科如是,無論教哪個級數總要不斷進修,教人人教,單細胞繁殖自我衍生出需求和供應。教育界不是為社會創造就業,是為自己創造就業。所以我在此欄談論寫作,本來也不包你可以應用到什麼。
但至少值得傳承下去──香港做不成科技港、中藥港,但曾經是奇蹟般的「小說港」(容後詳述),我們像生於武當山腳下,原應懂點劍術皮毛。
與寫作相似的是演技,藝人通常也說無法,我問過戲劇大師鍾景輝:「究竟有冇得教?」他並沒因身為演藝學院高層不假思索賣花讚花香,而是沉吟良久才鏗鏘有力答道:「有得教!」我明白他的沉重──總有些東西被認為不切實際,被認為誤人子弟,學員又難免帶着藝術家脾氣一個個桀驁不馴,他願教但有人願真心學嗎?而King Sir仁厚長者,他說的「有得教」意即希望「有得搞」;推搪一句「冇得教」,推而廣之,什麼演員修養、守時盡責以至職業操守都唯嘆無能為力了,世界只會愈來愈差,世界不應該這樣,不應該「冇得搞」。
由我來教中小學生寫作,我第一堂功課會要他們交笑話。先開了心就有得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