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中遠海控(1919)日前宣佈以492億元,收購前特首董建華的祖業東方海外(316),每股作價78.67元,即使東方海外半年來早已被大陸佬炒高咗八成,但呢個收購價依然較公佈前股價高出31%。單計董建華本人,佢持有東方海外實質權益約30%,即今次賣家當,他個人可以淨袋148億元。那班「智囊」以後唔使再周圍揼地產商心口,一於董伯伯自己出錢出力建設愛國愛港大業,記得投資一帶一路啊。
是次交易作價,相當於東方海外帳面值1.4倍,比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去年併入德國漢堡南美船務時的1.3倍仲要高,難怪有人會質疑中遠的出價,可能包含了政治報酬。據講,中遠一方對於「買貴嘢」係咁解釋嘅:1.東方海外係好公司,溢價係包埋買佢嘅商譽;2. 東方海外係well-managed,中遠可以提升自身兼有協同效益;3.受惠行業整合,香港去美國西岸的貨櫃運費,已由去年的低位反彈超過1倍,東方海外作為少數在西岸有碼頭的公司,中遠買埋佢,係食到未來幾年的復蘇嘅。除了第三點海迪無意見外,作為對「建華八年」有深切體會的香港人,首兩點真係不敢苟同,對於董氏一家的能力及智商,相信大家自有判斷。
提醒番,今次交易並非沒有暗湧,事關仍要待美國、歐盟的反壟斷審查批准。有口痕友就話,今次交易雖然和以往中資對外做大型收購一樣,係有失敗分手費的安排,如果交易拉倒,中遠要賠償2.53億美元(約19.7億港元)畀董家。但與正常做法不同嘅係,今次交易條款講明,如果是因為美國或歐盟反對而令交易失敗,係豁免唔使賠㗎。咁嘅安排,唔多唔少都反映中遠的憂慮和董家的議價能力。
東方海外交易公佈後,股價一直徘徊在71、72蚊左右,和中遠提購價的差距,高近一成。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