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種菜派街坊!華裔婦蔬菜外交贏盡友誼(下)

前院種菜派街坊!
華裔婦蔬菜外交贏盡友誼(下)

美國華裔移民第二代李允雯(Wen)與丈夫Chris Stratton將母親舊居改裝成環保節能屋,每月免繳電費之餘還有額外電力可以賣給電力公司,未來更打算把瓦斯爐換成電磁爐、熱水器換成電熱水器,以後連瓦斯都可以退訂。但你以為環保夫妻就只有這樣而已嗎?他們的「自給自足」可不只在電力上。他們獨幟一格地在自己的前院耕田種菜,豐收的不但是蔬菜,還有與鄰居的友情!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我們剛裝菜圃時,鄰居就問你們做甚麼?到底在幹甚麼?這樣子可以嗎?他們甚至問這是不是合法,市政府會否來收你們檔。」李允雯大笑指,原本前院都是草,跟其他鄰居一樣,可是她搬來時覺得「又不能吃草嘛,那沒甚麼用」,又要澆很多水,又要割草,又麻煩又貴,所以跟丈夫商量後決定改種菜。

他們先用收集來的紙箱將草覆蓋,令到草坪不能接收陽光,隨後鋪上護根覆蓋物(mulch),等幾個月後草無法再長,然後Chris就弄了3個農圃,開始他們的種菜生活。農圃內有着各式各樣的蔬菜,小蕃茄、辣椒、意大利瓜、豆角、粟米、茄子,還有羽衣甘藍等,不少種子更是來自鄰居。李允雯指,種菜其實不難,最重要就是肯嘗試,她連肥料都沒有放,每天早上澆水,因為夜晚澆水很容易會長霉菌,早上澆水的話,植物可以好好曬太陽。

農圃為他們帶來的除了是即摘即食的新鮮蔬果,更是李允雯的外交工具。她表示,剛搬回來坦普爾市(Temple City)時,想重新認識鄰居,於是寫了紙條送到各家各戶的信箱,希望可以組一個守望相助的電郵群組,結果她只收到1個回覆,令她有點沮喪。後來她開始種菜,引起鄰居的關注,「如果我種很多菜,也食不完,我可以送別人嘛,就可以到他們家『叮咚』,『你好我是Wen,我住在這裏,你要不要一點菜?』」

美食絕對是世界語言,李允雯成功以蔬菜外交!整條街上無論是華裔、墨西哥裔、菲律賓裔都被她的新鮮蔬菜俘虜了,獨幟一格的農圃亦為他們打開話匣子,不單只是李允雯與鄰居打好了關係,農圃亦成為鄰里的聚腳地。

自1972年就住在這街上的Norma Boehne表示,當初見到李允雯夫婦及他們的農圃時,覺得很與別不同,更擔心市政府不會允許在門外種菜,結果這個小天地就變成了鄰里聚腳地,大家亦都很關注農圃的生長情況。她覺得鄰居之間的聯繫很重要,所以她都不時舉行小派對,希望可以互相認識溝通。

香港移民黎先生和黎太太在這街上住了17年,而黎太便是那位第一個回覆李允雯電郵的鄰居。她表示,在李允雯小時候見過她,但長大後都不認得了,見到名字很熟悉所以才回覆她。開頭見到李允雯前園將草覆蓋,以為是因旱災不想澆水,後來見到她種菜就去「八卦一下」。黎生覺得街上多了華人感覺上更親密,尤其是李允雯設了守望相助計劃(neighborhood watch program),令大家更知道街上發生的事。《蘋果》建議,遠親不如近鄰,或者今日起你也可以試試敲你鄰居的門,互相認識一下,或者會有意想不到收獲!

如果想知道更多李允雯與Chris的環保生活,可以到他們的blog了解更多: http://www.frugalhapp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