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香港鬼才黃霑已逝世12年,遠至紐約仍可見其影響力。曾任TVB編劇的台灣作家杜良媞,把與黃霑共事的一段經歷寫成話劇《不文日記:純屬杜撰》,日前在美國紐約公演,七場門票全部售罄。杜良媞接受《蘋果》訪問透露,花了整整2年才把劇本寫起,希望向觀眾呈現鏡頭以外,「霑叔」鮮為人知的真性情。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已故鬼才黃霑無數粵語經典流行歌曲、文學作品,影響一代又一代華語觀眾。紐約「四海劇社」把黃霑與「最愛的女人」林燕妮,及妻子陳惠敏的兩段情,寫成話劇《不文日記:純屬杜撰》於紐約華埠公演,七場演出門票全部售罄,反應熱烈。
撰寫劇本的台灣作家杜良媞,70、80年代為無線編寫多部電視劇如《狂潮》、《家變》、《親情》、《網中人》等,1984年與黃霑合編電影《霹靂情》而成為朋友。現時長居溫哥華、不願露臉的杜良媞向記者說,話劇劇本講述杜良媞1996年與黃霑兩次深談,「當年我是不明白黃霑的意思,對我來說是一個迷;一直以來人生經驗多了,開始明白霑叔的意思」。
杜良媞說,她花了2年才把劇本寫出,當中有不少考量,「每個人都知道黃霑的故事,我應該寫哪一個部份呢?」她又指,身為黃霑好友,「劇本不能借他作幌子,用他來宣傳,要寫出他真正跟我講過的話,做到無愧於心」。
除了林燕妮及陳惠敏兩個角色外,劇中亦出現霑叔生前好友倪匡、林振強等角色身影,而這些角色在劇中都以化名取代。配合80年代經典廣東歌及精心設計的復古服飾,劇場充滿8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歲月味道。杜良媞說,從沒有擔心過紐約粵語話劇市場問題,「霑叔,永遠的黃霑,是華人社區令人非常懷念的藝術家」。
事實上,美國東岸最大型廣東話劇團之一的「四海劇社」,主要由業餘演員組成,但演出絕不馬虎。飾演「黃占」的男主角崔醒邦,穿上白恤衫卡其色長褲、不時雙手插袋傻笑,甚有霑叔影子;他指,黃霑印象深入大眾民心,掌握角色有難度,全靠杜良媞親述黃霑在鏡頭後故事,提高角色立體感,「原來佢(黃霑)做嘢時唔講粗口,可以好溫文儒雅,希望帶出新角色看黃霑」。
飾演林燕妮(劇中稱李海倫)的女主角韓綽桐,台下兼任監製。她表示,劇組花了近4個月、每周末犧牲工餘時間排練;雖然觀眾反應熱烈,但難以加場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