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eSports)熱潮近年席捲全世界,剛過去的IEM卡托維治站比賽,網上直播觀眾更達破紀錄4,600萬。小小螢幕裏,除轉播選手神級操作,更隱藏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的精心策劃,無論是主播的旁述與分析,抑或是導播的動畫特效及即時圖表,都能幫助觀眾全方位認識並領略比賽精采時刻。
導播即時製圖分析
「對面係揀咗打野伊莉絲配搭中路馬爾札哈呢個組合呀,單捉能力係相當之高㗎!」一邊緊盯螢幕,一邊寫下筆記,正職為大學生的老星,坐上主播台後即「上身」,口若懸河為比賽實時配上旁述。
熱愛遊戲《英雄聯盟》(LoL)的老星,3年前見到有網站招募電競主播,「本身有睇好多比賽,發現佢哋(主播)可以將一場沉悶嘅遊戲變成好吸引」;膽粗粗應徵,由塘邊鶴搖身一變成為參與者。
他指電競主播角色猶如講波,須即時旁述,「點解(隊伍)一開始會行去某一個位置?係習慣定係針對某一個對手?點解揀呢個角色?」遇到突發事件,就要主播執生,「選手有機件、網路問題可以叫停比賽,主播就要不停講嘢吸引觀眾繼續留低睇」。
老星稱不是每個觀眾都熟悉隊伍的打法、風格,有時亦要顧及初次看比賽的觀眾,要提供全面資訊,全靠事前做足功課,包括翻看大量比賽錄影,以配合畫面實時做出分析,「唔單止睇精采戰鬥畫面咁簡單,亦要由主播去帶動氣氛」。
台前由主播催谷比賽節奏,台後就要靠導播控制大局。從事影像製作的文少,曾憑電影《神探》獲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提名,4年前獲電競公司邀請,協助舉行不同電競比賽,即將負責8月份旅發局主辦的電競音樂節。他指要做電競賽,最簡單只需要一部電腦;若是較專業的賽事,10個選手加上主播每人都要一部攝影機,全部要連接電腦,再即時在畫面上加入動畫特效等,「我哋𠵱家早一兩個月已經準備緊」。
要令機迷或一般觀眾明白賽事內容,文少指除轉播電競遊戲畫面,最重要是有即時分析,如同足球評分,提供各項圖表如個別選手在團隊戰鬥時的貢獻,「我哋會用programming(程式)直接喺遊戲攞數據,即時用chart(圖表)話畀觀眾知,令更多觀眾理解選手做緊乜,掌握得更加好」。
旅發局主辦的電競音樂節8月4至6日舉行,文少指本地電競製作人才不多,「𠵱家做得最多係『繙譯』,要話畀班做開演唱會嘅人知比賽有乜需要,又要話畀電競人知搞show係點嘅」,笑言做得辛苦但樂在其中,希望屆時無論是否機迷都睇得開心。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