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佬兩度落錯車:50歲唔好再招惹磚頭

中佬兩度落錯車:50歲唔好再招惹磚頭

【本報訊】樓價急升,因為落錯車而上唔返車的例子,比比皆是。今次介紹的元朗鍾屋村設計單位屋主伍文峰(Kenny),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上唔返車」的真實個案,Kenny更兩度落錯車。
Kenny與太太Maco在1994年結婚,儲咗兩年錢夠一成首期後,1996年6月以144.5萬元買入元朗洪水橋朗峰園2座低層H室兩房單位。Kenny當年買朗峰園,是因為近外母有飯開,外母住附近鍾屋村。由於他鍾意滑水(wakeboard),朗峰園只住了幾年便租出去,自己就搬出去,租住西貢近馬鞍山西沙路村屋,一租就十年。他96年買樓,第二年1997年爆發金融風暴,樓價大跌,去到2010年見層樓升番,即使仍未到價,蝕錢都賣,1月份以110萬元賣出,蝕了30幾萬元。這是他的第一次落車。

Kenny與太太都是潮人,除了衣着外,屋企裝修亦甚講究,要與眾不同。

Kenny首次上車於1996年以144.5萬元買入元朗洪水橋朗峰園一單位,至2010年蝕讓離場。

Kenny第二次上車以195萬元買入荃灣樂悠居一單位,但升值數十萬元便賣了。

但他很快又上車,同年3月以195萬元買入荃灣「窮人恩物」一個低層一房單位,312方呎,當年樓市都升得癲,他們在買入單位只有一年時間,便升值數十萬元,抵受不住金錢利誘,2011年3月便賣出單位,成交價247萬元,賺了52萬元。「嗰時荃灣買咗一個好細嘅單位,都係放租,冇諗住自住,因為不嬲住開村屋唔鍾意有𨋢嘅地方,太細,好侷促,我鍾意多見樹木少見人」。不過,Kenny第二次落車後,樓價升不停,其賣出的樂悠居現已升值至約460萬元,比其賣出價高近九成,至今六年仍未能再上車。

Kenny表示,當時賣樂悠居的原因,「我討厭地方細,我唔係好鍾意香港住,去旅行你會見到好多靚嘢,所以賣咗佢……出面太多誘感」。(有後悔賣樓?)「你唔可以咁講,每個人都有經歷,我年輕還有精力去追,現時年紀大唔可以再追,咁不如將資金調去第二度地方,你唔需要睇死一個地方」。Kenny是髮型師,現時樓價高企,並不是一般打工仔可以負擔。
他亦有留意近期不少人都是靠「父幹」才能上車,「其實新生代係冇錢畀首期㗎,供係供得起,係第一炮辛苦,所以咁多要靠父幹,如果兩公婆搵四五萬(一個月)都OK」。他表示,「自己唔係怕供,因為租樓都要咁多錢,係第一下首期,現在冇首期又想過業主癮,就去買日本、台灣、澳洲樓,好過喺香港搏,都係買磚頭」。

唔敢再上車的原因,就是年紀。Kenny話,「我租樓,萬一兩公婆有一個病咗供唔到樓,我唔會畀人收樓,唔掂咪可能租細啲,我唔會被人清倉,可能本都冇埋,但係都係咁講啦,如果你租得十年,嗰舊錢可能都係首期,呢樣就好矛盾。」
「唔係敢唔敢買樓,係成日講有冇講嗰舊首期,我唔夠,因為我要嗰啲都唔係400呎、300呎嗰啲。」(想要過千呎?)又唔係嗰啲,起碼都兩房一廳啦,如果三個人(計埋女兒)淨係困喺一間屋仔仲要畀咁多錢去供,供完層樓都唔係你,可能你都走咗,有啲嘢都帶唔走,咁個個計數方法都唔同,我覺得50歲之後唔好再買樓,當有80歲命,50歲供咩呀,你份工可否令你供到,即係你要有份工你先可以有收入……係咪供幾年之後賺到又賣返出去。」

他奉勸已到50歲的人,唔好諗買樓。「如果你50歲都置不到業,咪搞咁多嘢啦,等抽公屋,因為你嘅收入會一路滑落去,當你喺頂,約有五、六萬收入,會一路一路瀡落去,仲攞舊錢去搏係咪搵自己笨。」
Kenny認為,冇咁大個頭唔使戴咁大頂帽,當買樓後,壓力會很大,「你唔可以唔做嘢呀,屋企人唔可以唔幫你一把去供樓,咁你供親都20、30年,供到70歲時,你買個骨灰龕都要錢,你係咪掃街掃到70歲,係咪公積金可攞得返,真係唔好亂咁去招惹磚頭,50歲唔好再招惹磚頭。」

記者:朱連峰 陳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