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董開始21歲仔獲獎學金續航天夢

從古董開始
21歲仔獲獎學金續航天夢

【本報訊】文憑試放榜在即,升讀大學是大部分考生目標,要在人生跑道上振翼高飛,衝上雲霄絕不只得一條路。有修畢飛機維修高級文憑課程學生,於兩年前的DSE選修冷門的航空學科,今年更考獲獎學金,將於九月赴笈英國升讀大學,追逐自己的深造飛機結構工程夢,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造自己設計的飛機;亦有同一課程的畢業生,6年後重返母校執起教鞭,以所學回饋社會。
記者:潘婉玲 攝影:周子惇

當上飛機師,曾是陳信希(Martin)的志願,但入讀飛機維修課程後,目光和理想更遠更宏大,如今,他的目標是深造飛機結構工程,由設計藍圖開始親手打造自己的飛機「 飛機係一個好極致嘅東西,它有好大限制,工程師要突破呢啲限制。」

Martin從小便是問題兒童,「點解要用一字螺絲批?十字唔得咩?點解火車會係用電嘅?」從事冷氣工程的父親總能給他答案。21歲的Martin,興趣卻是維修古董電器,能夠讓這些比他多年長幾倍的「老爺機」重新運作,足夠讓他樂上半天。

就讀中四時,他選修冷門的航空學,當時全校只有他跟另一名同學作出如此「越軌」行為,「我唔想因為DSE成績,放棄自己想做嘅事。」他自言中文欠佳,大學亦缺乏與飛機維修相關課程,因此目標早訂,就是考入青衣IVE的飛機維修高級文憑課程。

去年9月,Martin入學後獲安排到廈門實習3個月,首次接觸現役客機,更可進入駕駛室,「咁大部飛機喺自己面前,真係好震憾!」令他大開眼界。

兩年來,Martin的成績名列前茅,更考獲兩個獎學金,是2003年課程開辦以來,首位同時獲得兩個獎學金的學生,由於不能同時接受兩份獎學金,Martin最終選擇賽馬會提供,每年金額45萬港元的獎學金,今年9月中將赴英國升讀3年制的航天學位課程。

同樣曾考獲獎學金赴笈英倫的,還有麥榮泰(Tony),學成後他選擇重返母校執起教鞭,指導其他希望衝上雲霄的師弟師妹。自言從小對飛機有莫名情意結,Tony難忘4、5歲時首次搭飛機的又警又喜心情,「降落之前部機會搖,我坐窗邊,會唔會死㗎?」年紀漸長,對飛機感情愈深,當時啟德機場尚未搬遷,已經常從青衣的家「遠赴」九龍城觀看飛機降落,搬到屯門後更「拎住望遠鏡,等啲機來,可以一睇就兩個鐘!」遠眺機場。

當年會考15分,Tony卻選擇放棄升讀預科報讀飛機工程高級文憑,同學將他視作異類「屋企人問我諗清楚未。」6年前,修畢相關課程的Tony考獲獎學金赴英,兩年後回港於香港大學修畢機械工程碩士,亦曾投考飛機師考試,卻於最後小組面試出局,機師夢泡湯。

3年前他重返青衣IVE,上天關起了他通往機艙的一扇門,卻開啟了另一扇窗讓他學以致用,當年23歲的他正是工程學系最年輕教員。他自言「行入課室好減壓,同學生交流會忘記所有事。」當做飛機師的滿足感,來自把乘客平安帶到目的地,Tony認為,當教師的滿足感直接簡單得多,「學生畢咗業之後,仲會搵我,當我朋友,已經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