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除臭 女博士走遍公廁污水站

鑽研除臭 女博士走遍公廁污水站

【本報訊】人有三急到公廁,一怕骯髒、二怕惡臭。科大化學女博士詹嘉慧專研空氣淨化技術,過去7年離開光潔安穩的實驗室,走遍城中最髒污之地:鐵路站廁所、污水處理站以至魚翅加工廠,害怕昆蟲的她工作便忘我,無懼蚊蠅亂舞,深入臭味根源,找出除臭方案,亦盼科研成果可普及。她勸勉應屆文憑試考生,籌劃前路從興趣出發。
詹嘉慧在舊制會考獲20多分、高考成績中等,因受高中化學科老師啟蒙而升讀科大化學系及化學博士。畢業後雖有院校招攬,但她性格八卦「坐唔定」,最終加入一間空氣淨化機貿易公司,擔任研究及開發部經理。

詹嘉慧走進魚翅加工廠(左圖),找出臭味根源並設計解決方案。馬泉崇攝

難忘魚翅廠「尿餲味」

詹入職初期多在公司實驗室做測試、寫報告,但漸漸發現前線銷售人員因缺乏科研根底、向客戶解釋時有困難,她就貫徹八卦精神,跟隨銷售人員外出見客,參觀除臭地點,向客人解釋淨化技術。
過去7年間,詹到訪無數極臭之地,最深刻是羅湖一個污水處理站。她視察渠房和風櫃房了解抽風走向,「一打開門,嘩!牆上面全部密密麻麻、好多好細隻嘅蚊、烏蠅,好恐怖」;她也曾到訪本港魚翅加工廠,廠房因臭味屢被投訴,源於用作漂白魚翅的氨水(阿摩尼亞水)發出類似「尿餲味」的惡臭,她最終為廠房設計合適方案、解決臭味。但經此一役,她不再食魚翅,亦勸朋友少吃,「新聞上聽得多,食魚翅唔環保,但親眼見過地上一堆堆魚翅,想像唔到係死咗幾多條鯊魚,嗰種震撼係無法形容」。
詹嘉慧稱,坊間管理公司多數用兩招解決臭味:加強抽風及開大冷氣。因低溫會降低人體嗅覺的敏感度,故不少商場廁所長年「天寒地凍」,但耗電兼治標不治本。科大利用嶄新物科製造淨化機的濾網,可增加除臭功能、耐用度,除臭兼省電。
詹的公司近年陸續承接多個港鐵站的廁所空氣淨化工程,例如旺角、太子及東鐵沿綫多個站的廁所。她自豪地說,引進相關技術後,以往乏人問津、鄰近廁所的商舖也順利租出,她現已擢升為公司董事。
■記者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