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子跨欄場上,22歲的欄后呂麗瑤以無敵姿態獨領風騷;年輕六載的盛楚殷正逐步趕上師姐的腳步,這位日前遠征肯雅出戰世界少年田徑錦標賽的樂天少艾不要名校光環,謝絕「學界欄后」的稱號,堅持跑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跨欄路。
在網上搜尋「盛楚殷」,找到跨欄成績外,赫然發現她是跳繩世界賽冠軍,去年便代表香港出征瑞典。她淡然道出自己的運動生涯:「我未習跨欄前是跳繩運動員,現在亦是籃球校隊,小學時也連續三年奪得跆拳道全港冠軍。」無獨有偶,她涉獵的所有運動皆是與跳躍有關,自言「跳跳紮」的她小學時已參加田徑班,中一看見師姐練習跨欄,又「百厭」地走到旁邊模仿起來,恰巧被在旁的李紹良教練相中,開展「與欄共處」生活。
不求名校只求開心
跳繩與跨欄之間,她最終選擇後者:「跳繩較田徑冷門,加上資源少;或許我於跨欄會有更大成就,惟有專注田徑,把跳繩視為興趣。其實跳繩可鍛練節奏感和腳腕力量,有助跨欄。」去年初她跳繩觸傷腳部需休息半載,其時只可於欄邊練習過欄技巧,塞翁失馬下技術大有改進,六月腳傷未癒仍在俄羅斯亞洲國際兒童運動會的100米跨欄中跑出14秒56奪冠、今年再於全國少年田徑賽掄元、四月在香港田徑系列賽跑出14秒23達標世少賽,其後更於亞少賽摘銅。現時她全港排名僅次呂麗瑤,不少人把她稱她為「學界欄后」,聽罷她說道:「我希望有天能達到呂麗瑤的水平; 至於『欄后』的稱號我看得很淡,寧願同學把我當作普通人,不用時常提及甚麼破紀錄。」
對運動員來說,即使學業水平一般,只要體育成績突出,總能入讀名校。不似身邊大多數的隊友,九月升讀中五的楚殷棄名校光環,選擇於天水圍上學,甘當平凡學生:「我沒想過要讀名校,一來從天水圍出外太遠,有些家住屯門、於九龍讀書的朋友一大清早便要起床,加上我要練習,來回車程很長。」路程遙遠之餘,讀名校的種種壓力亦使她敬而遠之:「開心便足夠,我不喜歡太大競爭,就連校內陸運會也要『爭崩頭』。」
羨慕朋友戰港九D1
然而港九名校總有一項年度盛事她可望而不可即─D1學界田徑賽。每年D1學界看台啦啦隊聲震灣仔,眼看朋友落場逐鹿,楚殷只能作壁上觀,她坦言羨慕:「我近年有到場觀賽,朋友在學界時都跑出佳績。畢竟平日在港比賽較冷清,我也想感受一下這種比賽氣氛,看看會否進步。」
遠赴肯雅,小妮子笑言雖是世界賽,但要到落場之際才知會否緊張:「我目標跑入複賽,當然還想周圍遊覽,哈哈。」
記者、攝影:洪量丰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