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創辦人由蔗農出身

公利創辦人由蔗農出身

【本報訊】公利真料竹蔗水位於半山蘇豪區,從地鐵站出來後,還得乘上往半山的自動扶手電梯或沿着石板街往上爬十多分鐘。公利賣蔗汁為主,亦有賣雞骨草等涼茶,但為何要強調「真料」?皆因這間老字號對蔗十分講究。

唔用黑蔗 避免太燥熱

「我哋唔用黑蔗,用嘅係青蔗。因為黑蔗係用嚟榨成砂糖,如果直接飲會太甜,太『漏』,好燥熱。青蔗就清甜啲,但就寒涼,所以我哋要蒸熟咗先榨,咁就會溫和好多,咩體質都啱飲。」Ben邊榨蔗汁,邊有條不紊地解釋,「同埋一碌蔗要反覆榨十多次,先榨到九成乾,變成一杯蔗汁,其他舖頭只會榨到六、七成乾。」他指着遍地「蔗乾」笑言,果然夠「真料」。
原來公利初代創辦人是蔗農出身,為本港原居民。Ben透露,先輩於元朗一帶種植蔗田,主要售予其他涼茶舖作蔗汁之用,後來發現直接出售蔗汁利潤更高,索性自己開店賣蔗汁。一開,就開了差不多70年。
「當時佢哋要將啲蔗紮成一札札,啲蔗田喺村入面,貨車無法入去,所以要先上木頭車運出馬路,再搬上貨車運去碼頭,然後搭船到中環碼頭,再搬上另一架車,先運到上嚟荷里活道。」
踏入六、七十年代,家中男丁紛紛到市區工作,蔗田日漸荒廢,公利方轉為從內地入口青蔗。「每日八、九點就會運落嚟舖頭,但因為啲蔗最多只可以留多一日,所以我哋每日訂蔗之前都要望天氣報告做人,落雨呢就會訂少起碼一半,寧願唔夠賣都唔想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