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來已是去年的事,那是一個陽光如酒的星期天;龔佩雲和德籍丈夫白彼得請我們到中環轉角處那家著名的Sushi Sase鮨佐瀨日本餐館,這裏吸引了不少城中愛日本菜的名人,朋友之中除了ToTo、白彼得、敏儀、俞琤、黑蠻小五都愛去光顧,那個美麗的星期天,因為嚐到了叫我嘆為食止的日本美食,坐在臨窗位子看上環老街一角風情,悠閒自在,不得不相信了主人白彼得的選擇。
最近這一個半月不良於行,足不出戶,佩雲說服了我去那位於Sogo附近的日本餐館,她說風格和出品與鮨佐瀨近似,白彼得喜歡到還怪這店星期天不開門呢,於是五分鐘的輪椅車程直達,一身白衣的佩雲替我推輪椅,這樣的主人不知那裏找得着,唉,我嘆氣了。
和她兩人都點了壽司午餐,從九州東星斑、北海道響螺、南半球野生拖羅(此時南半球正入冬)吃到三重烏貝、深海白蝦、池魚壽司、金目鯛、赤鱲魚、北海道毛蟹、各款美味壽司一入口真能叫人瞠目結舌,不可置信的美味,各有千秋,且都是新味覺,還有吞拿魚腩、溫泉蛋,豐盛多采,精緻的手握,一口一件,隨做隨吃,特色是不需任何調味已是清而輕的正好。
今村位於銅鑼灣鬧市樓上的小店,數一數吧枱不過十二個座位,日籍但能說一口流利粵語的今村(此店以他名字命名)有問必答,手捲手製功夫揮洒自如,材料製作全在你眼皮底下,湊近一聞散發海洋氣息。
受傷以來第一次外出午餐,味覺的享受彌補了這四十多天一直被要求的清淡湯水,除了不能佐以清酒略有所憾,真味加美味種種新鮮感補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