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標題大家可能還以為我要談甚麼RPG遊戲或者奇幻電視劇,我想說的還是NBA。今個夏季,交易與追逐自由球員的大門一打開,各隊的活動都非常頻繁,短短時日內就有幾個大名字的轉隊新聞爆出,基斯保羅、保羅佐治和哥頓希活(圖)等的轉會都是足以影響聯盟勢力的調動。有些球迷就因此指出,現在的NBA球星不比從前,急功近利而對母會缺乏感情,感嘆今日忠誠何價。
關於忠誠問題,我想難有一個一刀切定論。成功的球隊必有忠誠元素才可建立,球星也確需要具有與同伴並肩作戰的強烈意識才可能贏球。但同時職業球員最終仍是工作一份,與球隊屬商業關係,而球隊為了組建理想陣容,也總得無情把球員當為棋子,因此「忠誠」在NBA其實是個很微妙也很雙向的東西。
至於說與舊日球星相比,今天的球員是否就比較無視忠誠?這也不是那麼容易斷定。以前球星千方百計迫使母會把自己交易走,一樣經常發生。我想其中有一個大分別,是現在的球星比從前的權力大了,例如有更強的經理人團隊在背後支援,而一些頂尖巨星則有豐厚的代言收入,球酬只佔他們入息的一部份,因此有更多空間可以按自己的喜惡或是個人市場價值的角度行事,不受球隊的控制。
現今球星更自覺去控制自己的生涯,我覺得也有種族的因素在背後,現時NBA老闆壓倒性還是白人富豪(除了一個米高佐敦),而佔絕大多數的黑人球星,暗裏仍是有一種「我們的籃球才能正在為白人賺錢」的意識,因此當看見有機會掌握更大權力時,也不會對球隊客氣。勒邦占士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而他亦不諱言,將來目標是要擁有一支NBA球隊。
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