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布封喉案 醫委會聆訊等6年捱轟

紗布封喉案 醫委會聆訊等6年捱轟

【本報訊】立法會明日將就改革醫委會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召開公聽會。病人組織昨日聯同多宗醫療事故的家屬,再向傳媒申訴現時醫委會處理投訴過慢,要求立法會盡快通過草案。其中,2011年九龍醫院護士紗布封喉案死者王肯構的兒子王冰蕓,2012年向醫委會投訴涉事醫生專業失德,最近才知悉案件排期至明年4月中審理,等足6年。
73歲咽喉癌病人王肯構,2011年於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咽喉切除術後,在氣管開永久造口呼吸及轉到九龍醫院;但九龍醫院醫護誤用紗布覆蓋造口及用膠布封緊紗布四邊,王同年11月因窒息而死。護士管理局去年就涉事的12名護士作出裁決,當中3人專業失德罪成,是歷來最大規模聆訊。
王肯構的兒子王冰蕓表示,2012年亦有向醫委會投訴伊院及九院醫生沒發現父親的造口遭密封,涉及專業失德。他指,醫委會的初級偵訊委員會曾拒絕受理案件,惟他不肯放棄,申請法援尋求司法覆核,醫委會一周後即表示會受理;直至今年2月,醫委會才通知他,明年4月會正式審理案件,等足6年。

家屬索文件屢遭推搪

他稱,在追討公義的過程中,曾感憤怒及失望,甚至有被當人球感覺。他又稱,自己多次向醫管局索取相關資料及涉事醫生名稱,但每每遭各種理由推搪,取齊資料相當困難。他又指,據他所知醫委會只聆訊九龍醫院的涉事主診醫生,拒絕聆訊伊院的醫生,他會考慮司法覆核該決定。他認為醫委會是包庇醫生、醫醫相衞,必須增加業外委員制衡。
另外,一名26歲女警去年10月於伊院誕女嬰後患併發症死亡,其胞姐Candy也指正計劃向醫委會投訴及向醫管局提民事索償。但她指,去年向院方索取涉事醫生名字,至今年6月才獲回覆,時間太長;她認為醫委會除加快處理投訴,醫管局亦應協助家屬處理投訴,若投訴要等6年,對家屬來說是折磨。醫管局發言人指,醫院會按既定程序處理病人或家屬就有關醫療報告及相關資料的申請。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