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型港銀及中資行,近年積極爭取一帶一路沿線貸款及部署網點分佈。銀行界指,今年以來本港信貸增幅強勁,除了地產借貸融資外,增長來源與一帶一路及地區性貸款有關,估計佔整體信貸增幅約兩、三成,一直只聞樓梯響的一帶一路效應,開始明顯起動。
大型銀行 中資行 享優勢
恒生銀行(011)環球銀行業務總監徐振民表示,雖然沒有具體數字列載,但業界普遍認為,今年以來落實的一帶一路相關融資及貸款,「聽到起動嘅項目係顯著咗」,包括項目融資或擔保借貸等各式其色,幣種以美元居多。因應業務關連度及企業背景,他估計中資行及大型銀行,能在相關業務中扮演的角色較多;恒生亦會積極跟隨客戶投資計劃需要作出配合,惟他坦言暫時落實的宗數不算多。
花旗銀行研究部副總裁兼金融分析員林嘉惟謂,今年首5個月本地信貸年率化增幅達兩成,對於市場推測當中約兩、三成佔比,為區域性及一帶一路相關項目貸款,他認為估算合理。這些沿線發展的鐵路、核電廠及公路項目,融資金額動輒過百億美元,雖然初始資金主要由政府投入,但他指起動後,仍需私營企業及商業銀行資金支持,本港大型銀行及中資行,將享有競爭優勢。
積極拓展為區域性銀行的中銀香港(2388),其發言人回覆,該行去年啟動東南亞業務整合後,到今年5月底,東盟涉及重組的6家分支機構經營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4%,中銀在東盟地區的授信餘額已逾500億元,約為2015年底的2倍,今年目標將有雙位數增長。
工銀亞洲上月底亦透露,去年起該行開設亞太業務部,預計今年底前累計貸款額可增至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