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有「懶人基金」之稱的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DIS)已於4月推出,綜合首三個月表現,基金回報大致跟隨積金局訂下的參考組合表現,但能夠跑贏基準的僅佔少數,近八成基金跑輸之餘,部份更見輕微倒蝕。
記者:陳洛嘉
市面上每間強積金受託人均有提供自家DIS「懶人基金」,沒有投資指示的打工仔會自動透過DIS下的「核心累積基金」及「65歲後基金」投資,兩者比重會隨着打工仔年齡自動調整。根據投資基金公會模擬的參考組合顯示,截至6月底,「核心累積基金」首三個月回報理應達2.86%,而「65歲後基金」則為1.22%,賬面輕微獲利。
安聯 國壽 驚現負回報
不過,根據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統計,35隻「核心累積基金」中,多達29隻(佔83%)跑輸參考組合的2.86%回報,其中以宏利從渣打收購的「基本計劃」表現最差,回報只有1.16%,跑輸基準1.7個百分點。至於表現最好則是安聯B及T類計劃,回報達3.9%,跑贏基準1.04個百分點,惟同屬安聯旗下的A類計劃回報只有1.3%排尾三,反映即使相同受託人的「懶人基金」回報差異亦甚大。
「65歲後基金」方面,35隻基金中有24隻(佔69%)跑輸參考組合,表現最差的安聯A類計劃及國壽更驚見倒蝕,分別蝕0.5%及0.1%。至於表現最好仍然是安聯B及T類計劃,回報達1.8%。
當局初步期望DIS與參考組合的回報偏差能控制於上下2.5個百分點之內,故目前所有基金表現尚算合格,若然超出界線,則需要在基金便覽中向客戶作解釋。有業內人士指,由於DIS推出時間尚短,加上推出初期會有大量資金湧入,故基金一般傾向維持較高現金比例,以致回報稍為跑輸,但相信隨着DIS運作日漸成熟,回報可進一步緊貼參考組合,「無人希望要同積金局解釋」。
初期或牽涉技術問題
富達香港退休金業務總監陸劍平認同,DIS初期回報追不貼基準牽涉技術問題,相信至少待半年後,基金規模較為穩定,便能較真實地反映表現。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亦稱,雖然暫時只有少數基金能夠跑贏基準,「但起碼要等半年至一年先見到基金實力」。
積金局回應指,DIS推出只有三個多月,強積金是為退休儲蓄的長線投資,投資期動輒長達30、40年,計劃成員毋須過份着意基金的短期表現,當局會繼續密切留意DIS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