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中學文憑試將於後日放榜,學友社指在上周五放榜熱線運作後,兩天內接約150個查詢電話,主要詢問放榜前和大學聯招前的準備。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指今年8間政府資助大學的學士學位約1.5萬個,估計考生5科需考獲至少21分,才有較大機會入讀八大資助學位課程。
籲按情況訂不同方案
日前政府公佈向合資格自資院校開辦課程學生,提供每年3萬元免入息審查資助,吳寶城形容這是德政,減輕學生學費負擔,相信可吸引部份學生轉讀自資學位課程。不過,他提醒有關資助只適用於合資格自資院校,並不包括八大所開辦的自資學士課程。他又指,考生要考慮興趣和就業路向等因素,「學費只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唔係全部」,強調不要因學費減免而盲目選擇不合適的課程。
吳又建議考生,要合理評估成績,為「合乎理想」、「超乎理想」、及「未如理想」等情況制訂不同方案。副總幹事陳倩雯提醒家長,不要強加意願於子女身上,要多聆聽其感受,並且給予支持。學友社一系列放榜輔導服務包括38條的放榜熱線2503 3399和放榜後的面談服務等,考生可以到學友社網站 http://student.hk 了解詳情。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阮博文在《城市論壇》中表示,原則上歡迎資助政策,但質疑是否公平。他強調「錢要跟學生走」,即由學生獲得資助後,決定選讀合適課程,而非規限某些院校才能使用。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客席教授陳美齡亦指有關政策欠清晰目的,「又唔係所有同一水平學生拎到資助,唔知道究竟係想幫學生定係幫自資院校」,並期望立法會審批時商討細節。
■記者李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