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鈞提醒林鄭 「民建聯非鐵票」

張國鈞提醒林鄭 
「民建聯非鐵票」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管治新風格,日後醞釀政策時讓行會成員盡早參與,非官守成員中7人屬建制黨派的立法會議員,包括最年輕的民建聯張國鈞。張國鈞指林鄭明言委任議員入行會並非為「箍票」,是看清政治現實,「以為民建聯就係鐵票?已經係唔可能嘅事」;又指技術官員解釋政策時若做得不好,往往難以翻身,力促問責官員承擔更大責任,局長以至副局長應多到立法會推銷政策。
記者:陳雪玲

單是「三料議員」身份已月入16萬的張國鈞,自言在行會的定位是為「小中產」發聲,指這個階層人士多有專業背景、收入不俗,但上樓無望,交了大筆稅卻得不到政府的關切,指過去5年政府一再推出樓市調控政策,「(中產認為)你唔單止唔幫我,仲阻住我」,怨氣由此而生。他自爆曾向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道出情況,但當時政府認定樓市會跌,無意放寬政策;張認為林鄭卻看到問題所在,亦願拆牆鬆綁,希望在行會多反映相關意見。
林鄭曾明言委任7名議員為行會成員並非旨在「箍票」,張認為對方看清了政治現實:「民建聯其他議員,唔會因為我係行會成員,就去食一啲佢哋食唔落嘅嘢,其他黨派都係咁情況……大家都經過選舉,選民嘅意向係好重要。以為民建聯就係鐵票?已經係唔可能嘅事,亦都做唔到。」他說若在行會反映了民建聯的看法,而政府持相反決定,就要承擔政策在立會或遭否決的後果。
林鄭新班子首場硬仗將是即將出爐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張國鈞指,政策問題總有技術解決,但一地兩檢問題在於政治僵局難解,指立法會兩大陣營持兩極看法,「建制派就假設政府係好人,為社會好,所以支持;泛民就假設政府係壞人,魔鬼在細節,所以要搵啲魔鬼出來」。張對雙方都不表認同,指最實際要看方案出爐後內地人員在港的執法內容,指事先已作判斷,只會激化矛盾。

促局長多到立會推銷政策

說到底都是話語權之爭,但政府打民意戰一向處於劣勢,張國鈞坦言,政府過去很多時由技術官員到立法會事務委員會講解政策,往往不懂應對政治問題,有時甚至怕得罪議員,「但議員唔會因此讓步,只會窮追猛打,官員啞口無言,就定咗型覺得係政策唔得囉」。他認為問責官員要承擔到立法會解釋政策的責任,由局長至副局長亦應更多出席解說,而非由政務官等打前鋒,指此舉才是問責制推出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