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半年東方海外(316)屢傳賣盤,但公司例必否認,即使股價亦見明顯異動,但公司仍未曾停牌或發公告釋疑,更對傳媒稱不知悉事件。有市場人士批評事件可疑,質疑或涉內幕交易。
應即停牌及澄清傳聞
東方海外今年初股價為33.7元,至1月19日有傳媒首報道賣盤消息,股價即連升5日至45.05元。當時東方海外行政總裁董立均發內部電郵,指傳媒報道不實;1月20日公司發公告,指不知悉任何與公司有關的競投。
至今年6月,北水突然湧入,以每日買數十萬股速度增持東方海外。同月21日,外媒再報道賣盤消息,當時東方海外回覆查詢時重申與1月份澄清公告披露一致。然而北水加速掃貨,連續兩日以每日增持超過百萬股的速度,將股價推升至60元,較年初累升近八成。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指,東方海外股價及成交量節節上升,質疑是否有消息外洩,「賣盤不可能兩、三日就成事」;而即使當日開始談判,在股價及交易量不尋常上升後,亦應即停牌及作公佈,以示公平。
思言財雋認為,中遠海控收購東方海外一事有不少疑點,首先中遠海控A股5月17日已停牌,並在6月1日表示是因重大資產重組,因此中遠海控的收購可能至少在5月中已開始,但東方海外在6月下旬仍否認可能賣盤一事,關注其披露是否足夠,擔心當中會否有內幕交易,而相關公司所作的保密措施又是否足夠。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