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家族 東方海外492億售予央企中遠海控溢價三成買股 分析指難言合理

董建華家族 東方海外492億售予央企
中遠海控溢價三成買股 分析指難言合理

【本報訊】前特首董建華父親董浩雲創立祖業東方海外(316),年初至今縱然多番否認賣盤,最終仍在回歸慶典過後,宣佈獲國資委旗下中遠海控(1919)聯同上港集團以492億元收購,在航運業增長放緩以及股價早已被炒高的情況下,作價竟仍高現價逾三成。有市場人士認為天價背後或是內地政府給予董建華「政治退休金」。
記者:周家誠 梁偉聰

董建華家族持有的東方海外被央企提購,市場認為作價甚高。資料圖片

從事貨櫃航運及物流的東方海外昨晚發通告,指已獲中遠海控提出收購公司股份,假設所有股東接納收購要約,則總代價達492億元;每股收購作價為78.67元,較上周五收市價60元高出近31%。東方海外行政總裁董立均稱,賣盤是發掘公司未來潛力及加強長遠行業競爭力之慎重考量。

北水掃貨 股價升八成

董建華家族現持有東方海外約68.7%股權,當中中遠海控將收購58.8%,而上港集團收購餘下9.9%。董家已承諾賣股,涉及338億元,而該筆股份現價僅258億元。
事實上,自今年1月起,市場已不停傳出東方海外賣盤,但當時公司斷言否認;至6月外媒再引消息報道交易「快埋尾」,但東方海外亦未曾停牌或發公告釋疑,有市場人士質疑做法或不合規。東方海外年初股價僅33.7元,自賣盤消息傳出後,北水透過港股通密密掃該股,至今股價已炒高近八成。現時央企再以溢價逾三成提購,以現時航運業境況而言,作價甚高難言合理。
福億證券聯席董事傅家豪指出,東方海外賣盤作價確算高,始終航運業增長算慢,加上東方海外近年不太賺錢,笑言有機會是政治退休金。不過中遠海控背景雄厚,相信買入後會有協同效應,對融資成本亦有幫助。
東方海外過去兩年收入皆跌,扣除成本後,盈利亦遠不及往年風光,去年更錄得2.19億美元(約17億港元)虧損,為7年來首次。彭博綜合分析員估計,今年該公司將由虧轉盈,惟僅賺1.67億美元。付貨人協會總幹事何立基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美經濟增長模式難持續,「冇人買嘢,航運業就冇嘢運」,運載力又因應國家補貼過份擴張,加上反全球化趨勢等,令航運業式微,尤其是東方海外市佔率只有約3.3%,未具競爭力。

保留港總部及上市地位

中遠海控指,交易後將保留東方海外在港上市地位,為香港的航運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東方海外總部及管理職能繼續留在香港,並至少兩年內繼續聘用東方海外員工,以保證業務穩定。但何立基認為,收購後東方海外雖仍以香港為總部,現職員工亦會留任,但肯定會減少港人晉升高層的機會。
是次收購是否能完成,仍須符合幾大條件,包括符合中國《反壟斷法》,亦須獲中國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等同意。東方海外1969年由「船王」董浩雲創立,1973年上市,其後兒子董建華、董建成先後接手,現時行政總裁為第三代接班人、董建華之子董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