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園孕育港獨有品種「隱形」湍蛙 「金屬」甲蟲棲息梧桐寨

郊園孕育港獨有品種
「隱形」湍蛙 「金屬」甲蟲
棲息梧桐寨

【本報訊】本港4成面積劃為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佔地逾4萬公頃,保護不少香港獨有物種繁衍。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生物科主任饒戈指,本港最少有逾百種全球獨有的生物,在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梧桐寨,短短幾百米行山徑便有3種香港獨有、以香港命名的物種。他慨嘆內地發展壓過保育,很多新物種尚未發掘便失去生境,港人應珍惜郊野環境。
記者:潘柏林

在本港率先發現的香港湍蛙(箭嘴示)常隱身在水流中。許頌明攝

饒戈上周三與記者遊走大埔梧桐寨,同行包括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生物科副主任黃志俊。饒戈放慢腳步不停掃視地下,突然輕喝一聲,指着地面一個黑點,原來是艾氏光胸虎甲。該品種在2010年由本港甲蟲專家Paul Aston於梧桐寨發現,屬香港獨有品種,性情兇猛,捕食細小昆蟲,背部金屬光澤的甲殼是標誌,若要拍攝必須以「龜步」靠近,才不會驚動虎甲。

艾氏光胸虎甲

鰓刺溪蟹

有助保存物種多樣性

梧桐寨附近溪流亦是生態寶庫,饒戈又找到一隻香港特有品種鰓刺溪蟹,他說當地亦棲息香港獨有的香港南海溪蟹。溪流附近有天然瀑布,一隻瀕危的香港湍蛙隱身在水流。香港湍蛙在本港率先發現,新界和港島急流瀑布常見蹤迹,但在南中國只有很少地方生存。附近亦棲息以香港命名的香港鐮扁蟌和香港瘰螈。
饒戈指梧桐寨是河谷生境,連接大帽山郊野公園,長時間沒有發展,物種非常豐富。他分析以往華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與香港類似,但深圳、廣州一帶發展過急,生態保育考慮太少,破壞自然生境,「好多香港有嘅物種你喺深圳或周邊地區搵唔到,因為佢哋已經冇咗生態條件」。

他認為香港很幸運保留4成土地是郊野公園,在華南地區猶如一個「生態孤島」,才會不斷發現新物種,「所以我哋一路保持住有新紀錄、新品種,每年都有(新品種)發現」。饒戈粗略統計香港最少有113種香港特有物種,已經是一個保守數字。當中飛蛾佔最多,有42種、其次是蜘蛛和植物,各有12種。以香港命名的物種約50個。
饒戈認為香港仍有很多新物種尚待發現,未知的部份或者比已知更多。他覺得香港郊野有助保存物種多樣性,「香港有好多特有物種,喺全世界淨係香港先有。我哋保育責任唔止係香港物種,而係整個世界生物多樣性」。他強調社會不應輕言開發郊野,「(郊野公園)唔係我哋望落去好似冇乜嘢,跟住你開發咗佢,你就返唔到轉頭。」

梧桐寨是河谷生境,幾百米的行山徑有多個香港獨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