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獅子山頂一道近百米垂直峭壁是攀岩勝地,曾幾何時,香港頂尖攀岩選手、前包山王黎志偉,不用15分鐘就能登頂。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八,是獅子山下屋邨小子的神話。5年前的交通意外,人生一夜逆轉。「可以重回獅子山,只有我一個人無可能做到」,由峭壁上俯視眾生,到坐輪椅仰頭望天;由獨來獨往心高氣傲,到40戰友共進退,學懂接受幫忙。坐着輪椅只用雙臂登頂的短片,是戰友送給他的寶貴禮物,紀錄一段近乎狂想的旅程,也紀錄生死交託的真摯友情。
記者:呂麗嬋
「護送上山,雙方都要有絕對嘅信任,係要交條命畀我最信任的人」。交通意外後的五周年,一張在面書發佈、連人帶輪椅吊在崖邊的相片,在網絡即時瘋傳,引來中外傳媒追訪,也換來「重新站起來」的機會。「意外後不久,已主動聯絡外國開發機械腳技術的廠商,但一直冇回音,直至登上獅子山之後,先收到通知……」由獅子山峯重回地面,又再展開配腳之旅,他就像不斷運行的齒輪,停不下來,「坐喺輪椅5年 ,我覺得係時候站起來」。
往昔的獅子山精神是任勞任怨,今日由他演繹的新獅子山精神,是不認命不放棄,就有機會。「幾年前接受訪問,已講過有朝一日想再爬上獅子山,只係當時冇人當真」,以為說笑的,還包括他的運動員戰友。「真係好癲喎」、「會唔會死人㗎……」最初獲邀壯膽,好友都驚訝萬分,好多疑慮,最後都被他的堅持說服了。
翻過95米高峭壁 爬1/3已累透
40人來自五湖四海,籌備達兩年。單要將又粗又長的繩索運上山,已是難題。隊友A背着他上山頂,隊友B當先頭部隊固定繩索,隊友C護送登上峭壁。志偉直言,這些都是由細識到大、最信任的生死之交,「好多以前一齊比賽,佢哋都係香港最頂級的運動員」。沒通知傳媒,只低調進行,隨隊的攝影師是朋友,也得游繩上落,全副武裝。
「護送上山,將條命交畀對方,失手會點?有信心但亦存在隱憂,因為喺山上可以有好多變數」。行動代號「Crux」,是攀岩術語,意指攀爬路線中最艱難的關頭。40人各有工作,各自準備,電話聯繫多時,那一夜才首次在附近一間學校齊集。「我就早兩個月,辭咗港隊教練工作,全力預備接受訓練」,攀岩講求四肢協調,雙腳癱瘓後,再無腳可借力,練習僅以上肢引體向上。畢竟別人護送,但翻過這道生命高牆,仍得靠自己。
95米高的垂直峭壁,畢竟與練習牆不同,加上背負沉重輪椅,考驗要到現場才真正感受到。「比想像仲要辛苦好多,唔夠力氣,惟有爬一陣停一陣」。他不諱言爬到三分一已累透。他微笑說:「幸好比拼的不再是速度。」人在半空,耳邊只有風聲,黎明前美絕的獅子山下,眺望萬家燈火,久違了的大地在我腳下,百般滋味。
攀石從來都是個人的運動,自小立志做職業運動員的他,不諱言意外前的自己很自我。「運動員的人生好簡單,定咗個目標,就係要贏、要攞獎牌……」。諷刺的是由意外一刻開始,要學習的正是如何慢下來,配合別人時間表、接受別人幫忙,「對我嚟講,比練企更難」。出事後9個月,一櫃獎盃,他掉了大半。「連丟嘢都要假手於人,坐喺輪椅,最高嗰啲,要人拎落嚟先丟到……」出身基層家庭,讀書唔叻運動叻,曾幾何時,勝負是他的一切。「最初坐輪椅,喺街見到啲阿婆,話咁陰功,生得咁靚仔咁後生就要坐輪椅……好介意呢啲聲音」。
這個傷春悲秋的黎志偉,不是他想要的自己,「我雖然半身不遂,但至少我知道自己做緊咩,想要啲咩,唔係只係為生活而生活」。他破天荒推廣輪椅拳擊,打破別人眼中的局限;甚至力排眾議,背負沉重輪椅攀上獅子山:「唔好畀咁多藉口自己,就算傷殘,一樣可以做鍾意嘅嘢、可以挑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