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馬騮都上癮 - 李碧華

老鼠馬騮都上癮 - 李碧華

月來時見港人跨境運毒被捕,面臨重判甚至死刑,涉案者多為帶貨賺快錢的年輕人,引起社會關注。
《毒禍重臨?》特輯訪問不同年代的過來人,探討近四十年毒禍演變。其中有十大傑青「茅躉華」(陳慎芝),半世紀前他曾在九龍寨城一邊吸毒一邊販毒。60年代、70年代,海洛英(白粉)最犀利,客似雲來。而最受港人非議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當年也曾為了一毫子幫人帶白粉。
據茅躉華說,那時客人買了白粉,可付5毫子在棚內追龍,或付3毫子讓針手幫你打針(針筒共用)。全盛時期,不但和尚食,連馬騮都食……
和尚也是人,六根不淨還染上毒癮,不奇怪。馬騮都食?則是教牠偷竊及搵食之耍猴人與之「分享」毒品,又便於控制了。
畜生上癮亦不奇怪。白粉盛行之前,清末民國抽鴉片蔚然成風,帝后臣民,達官貴人,伶星名媛,文人武將,販夫走卒,不論貧富貴賤智愚美醜,一旦染上煙霞癖,委靡不振,急於上電,橫牀直竹,全無尊嚴可言。家中貓狗長年累月也逃不了,名伶煙榻天花棚頂的老鼠,若主人一旦出門到他城演出,無鴉片煙熏養,癮起難受,紛紛叮咚墜地身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