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鐵,見地鐵站有豐胸廣告,兩個女明星隆隆然夾着事業綫,引人矚目,十分養眼。廣告上有醒目字句,寫着日本技術,「3D豐胸療程」。
見了「3D」這詞,不由笑了,女人能將胸前兩團肉豐隆起來,必然立體,一定是「3D」的。若非「3D」,那就是平面打陰影了,平面打陰影,就不關什麼日本技術療程的事,只要找個畫師來就行了,那叫「2D」。
如今街頭有本事的畫師,都可繪出「3D效果圖」來,比如在一塊平坦的街道上畫出一個「深淵」,行人走在上面,像會墮下去一樣,又或是湧起海潮,從中竄出一條張大口的巨型鯊魚,行人經過見了,會嚇一跳。形象逼真,貌似立體,其實只是畫師營造的立體感而已,是一種有趣的欺騙。
女人那條事業綫的營造,也有類似手法,最平常的便是用胸圍做手腳,畢竟這條綫跟時間一樣,擠擠總是有的。有些實在不濟而又想穿低胸衫的,則會得用化粧品打上陰影,用立體法來畫個立體感出來,狀似3D,但經不起推敲的。
那「豐胸療程」的廣告,本來有兩個女明星提供「實物」照片,已經足夠,只是再強調「3D」,反倒令人疑真疑幻起來,那畢竟是一幅平面廣告嘛,你說「3D」,是真的豐胸後立體隆起?還只是照片上的立體效果呢?不過今時今日,廣告語模稜兩可有模稜兩可的好處,起碼不會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萬一顧客真是豐隆不起兩團立體肉,豐胸公司東主也不至於吃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