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與運命 - 林道群

命運與運命 - 林道群

老作者嚴家其七十五歲了,昨天路過華盛頓,我去郊區看他。見了他和高皋後,今天收到他傳回來的照片,我又把照片傳給他北京的老朋友,三十年沒相見的朋友們喜出望外,都說他的精神看起來好極了。
嚴家其是八九年六四後流亡海外的,二十八年來北京一直不讓他回去。流亡之前,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首任所長,外界還說他是趙紫陽的政治改革智囊,名氣大得很。其實他在更早的一九七九年,在當時還只是中共宣傳部部長胡耀邦主持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提出「廢除黨和國家最高領導職務終身制」,就大大的出了名。其後他是中共接班階梯的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的常委(胡錦濤當時是聯合會的主席),而現在被外界視為中南海首席智囊的王滬寧,還是由他提名推薦才成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的。當然,我們一般人知道的嚴家其,是寫《四五運動紀實》《文革十年史》《首腦論》的嚴家其。
我凡夫俗子,說一個人的命運啊真是撲朔迷離。嚴家其呵呵笑呵呵,問我,王軍濤和他北大同學李克強,你說誰的命運好呢?當然,有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更能幹更聰明。但說到命運,「這人遊歷多方,繆斯哦,請為我敘說,他如何/歷經種種引誘,在攻掠特洛伊神聖的社稷之後,/見識過各類人的城郭,懂得了他們的心思……」。
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我們說起了人生的際遇,是命運還是運命,又有誰能說得清。比如說,一九八五年,嚴家其和王滬寧一起隨團訪問法國,當時國家外匯緊張,每個代表只分配七十美元團費,加上自己兌換的,口袋裏只有一百美元。幾天吃下來,所剩無幾,嚴家其只有錢買個凱旋門紀念章當手信。王滬寧整個行程只啃麵包,不多花一分錢,用團費換回了一部電視機,雖然是最小型號,但已足以羨煞旁人,那時候誰想過能擁有電視機啊。
這當然談不上是什麼命運,其後兩個人研究政治學,嚴家其寫「國家政體」,王滬寧論「國家主權」。論中國的國家政體,不可能不觸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談國家主權則可堂而皇之不涉足學術禁區。再後來,嚴家其探討《終身制和限任制》 ,雖有意識但畢竟難徹底擺脫馬列主義的條條框框,王滬寧只介紹西方,不涉及中國,選題《比較政治分析》。到了八九六四,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王滬寧安坐書齋不為所動,嚴家其坐立不安,衝上街頭,起草五一七聲明,最後還成為國家的敵人,從此流亡海外。
這是命運還是運命?嚴家其什麼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