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的離奇翻譯 - 馮睎乾

「一國兩制」的離奇翻譯 - 馮睎乾

政府建議勿稱行政長官「閣下」,我前日質疑,按中文傳統,這本是高官尊稱──但自唐代起貶值,「布衣相呼,盡曰閣下」(見趙璘《因話錄》)──何故忽然擯斥?網友說是「去殖」:昔日港督皆稱「His Excellency」,九七後行政長官沿襲此例,而「His Excellency」中譯正是「閣下」;政府棄用「閣下」,並非因為不合中國傳統,而是為了剷除英殖語言餘孽,才連坐誅滅「閣下」。
黨的中文字典,很可能沒有「閣下」,卻有大量我看不懂的詞。前幾日為港台《潮傾天下》這個「不合時宜」的節目撰稿,今集講「林兆波學拉丁文」,負責同事給我一道難題:林兆波寫的情書,有一句「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拉丁文怎樣說?幾乎考起,這典型的黨八股,單是「落實」兩字,不要說翻譯,連理解也有困難。傳統中文「落實」解「落下(的)果實」,我懂,現代用法我不懂,也從不敢用(除了引述他人)。但若要翻譯,就務必掌握每字定義和整句含意,問題大了。
林兆波希望林鄭當選特首,「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那麼「一國兩制」現在到底「落實」未?若已成事實,跟林鄭當選何干?抑或「落實」是沒完沒了的過程,需要未來所有特首作出貢獻?試想:向來只說香港「有」法治,大陸才「落實」法治,可見一講「落實」,事情便虛無起來。「一國兩制」四字非常易譯,難在如何合文法地寫成拉丁文句子,我必須先定義它實指什麼。「一國兩制」是理論?信仰?夢?官方解釋是「憲法原則」(好似係)。「落實原則」,只好硬着頭皮用「perficere principium」(英譯:carry out the principle)來譯,全句是「Ut prosis ad perficiendum principium constitutionarium, quod“una civitas duo systemata”vocatur」。我不知道古羅馬人是否看得懂,只肯定我,以及很多香港人,永遠都不會明白何謂「落實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