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愛國者」助長軍國主義(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警惕「愛國者」助長軍國主義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明日抵港的遼寧號航空母艦,是中共假裝以購買賭船為名,偷竊蘇俄技術為實,透過拍賣投得前蘇聯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後改裝。所謂「中國第一航空母艦」、民族主義「感情」,是中共在香港宣傳愛國的陽謀,市民必須提高警覺。
中史常渲染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間,中國被列強欺凌的歷史;傳統民主派老一代亦有不少自認「愛國不愛黨」者,如以往的保釣運動,也出錢出力甚至親身去保衞釣魚台,其史觀就是「中國積弱」,被別國欺凌,因此中國要富強,要建設軍備去「自保」,例如去阻止日本的軍國主義復辟云云。
愛國者反了大半生的軍國主義,如今不斷在亞洲製造衝突與瘋狂建設軍備,包括進攻別國之用的航空母艦,正就是中國,而不是日本。偏偏受中共愛國洗腦的中國人,在反對軍國主義持雙重標準:日本就不可以修改和平憲法去擴軍;南韓就不可以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明明兩者都是防備已經陷入瘋狂的北韓政權,連加強自己的防衞武器,中國人卻認為這是軍國主義;而中國人在共產黨的洗腦宣傳下,變得反日反韓,中國人還理直氣壯支持建設進攻用的航空母艦,認為別國擔心是「反華」的抹黑,中國則一如以往習近平對外的宣傳,是「和平可親」的「文明獅子」。
近日小國不丹與中國這頭巨獅衝突,印度與不丹聯手應付中國,中國這頭「和平可親」獅子的回應,是派遣潛艇進入印度洋,這不正是中國人「反帝」的「炮艦外交」嗎?以往歐美各國的軍艦進入南中國海,被愛國人士斥責為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挑釁;而這些「愛國不愛黨」的中國人,反帝反了半生,原來爭取的是中國取代其他國家,成為新興的帝國嗎?

不斷挑釁鄰國結怨

西方各國以往即使搞帝國主義,尚且有民主政體以至反對黨的約束;獨裁專制而且粗暴的中國共產黨,不是比起以往侵略者、今日卻是民主國家的日本,危險得多嗎?為何愛國人士不斷重提七十年前的日本軍國主義,卻看不見眼前中共在搞的軍國主義?原來參拜靖國神社,比起核子彈、中子彈、核潛艇以至航空母艦更具威脅嗎?
中國不但由南海到喜馬拉雅山,都在挑釁鄰國結怨,外交部近日竟把在聯合國登記的《中英聯合聲明》說成是「已不具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這些都顯示中共政府會把以往在國內欺壓人民的一套,搬到國際舞台上,即無視國際條約,一如中國憲法或《基本法》所承諾的,都只是「已不具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而已。這只能令人聯想起希特拉的納粹德國,姑息主義者在慕尼克對納粹退讓,結果強迫捷克割讓蘇台德區才半年,希特拉即強迫捷克「合併」入德國,當時希特拉也曾意氣風發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宣稱:「捷克斯洛伐克已成為歷史不復存在。」
「愛國」的德國人,應該為希特拉的「成就」感到喜悅,還是感到憂慮?當時的德國知識分子,一如今日的中國人般,自欺欺人說自己「愛德國,卻不愛納粹黨」。
和董建華「中國好,香港好」的正正相反,在中共把持中國的情況下,「中國好」不但香港不好,更見各處人權受侵犯,自由受威脅,民主受收買,以至世界和平岌岌可危,年輕一代質疑「愛國」不但無助於爭取「民主中國」,更一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德國知識分子,以至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都成為納粹黨發動戰爭的工具。中共一如當年的希特拉,不需要你入黨愛黨,只需要你愛國就夠了,中共即可以國家之名,統戰為中共可以利用的工具,為其繼續存續去欺壓人民出一分力,這就是德國「愛國者」於戰後所檢討的悲劇,現今正在中國上演。
這就是今日那些「真心愛國者」要面對的兩難;究竟應該為了這個國家的「富強」以至「崛起」感到欣慰,還是對這個沒有民主自由、沒有人權法治的暴政,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而感到擔心呢?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