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求大同存大異 - 左丁山

習近平求大同存大異 - 左丁山

習近平在七月一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就職典禮上的講話,約長四千字,「愛國報章」和忠字派作家都引用習近平講話的「第一個始終」,大力宣揚,要求港人反覆學習。習近平頒「聖旨」,有四個「始終」,是不是第一個始終就是重中之重?習近平如是云:
「香港回歸後,我們更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係。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
西方傳媒稱這一條為習近平劃下的紅線,絕不能逾越,一國是根,一國是本,兩制只是附屬品。
「第一個始終」固然是習近平、港澳辦、中聯辦和前特首梁振英一起宣揚的要點。但左丁山閱畢整篇演講詞,卻發覺「愛國人士」有意無意之間,忽略了第四個「始終」,或只提及第四個「始終」有關和諧的部份,不提六個重要字眼。第四個「始終」如是云:
「第四,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體現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異,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對一些具體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渦,人為製造對立、對抗,那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凡事都着眼大局,理性溝通,凝聚共識,才能逐步解決問題。從中央來說,只要愛國愛港,誠心誠意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不論持什麼政見或主張,我們都願意與之溝通。『和氣致祥,乖氣致異』。香港雖有不錯的家底,但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也面臨很大的挑戰,經不起折騰、經不起內耗。只有團結起來、和衷共濟,才能把香港這個共同家園建設好。」
此段談話的要害在乎「求大同、存大異」,以往的一貫說法是「求大同,存小異」。如習主席所言,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已包含在一國兩制之中,可以求大同,存大異,又云「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不要人為製造對立、對抗。習主席究竟是批評梁振英還是泛民主派?林鄭月娥不做CY 2.0的話,請她記着了,是主席說的,中央願意與不同意見人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