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大廈重建 增750資助出售單位

明華大廈重建 增750資助出售單位

【本報訊】正在重建的筲箕灣明華大廈,房協計劃修訂餘下工程的發展藍圖,增建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但出租單位則減少近兩成,整體單位數目亦少97個至3,920個,重建時間則縮短5年,全部單位2031年完成。
有團體認為新修訂有助公屋戶流轉,亦罕有地為港島提供資助出售房屋,但建議房協用盡發展空間,保持整體單位數量。

出租單位少兩成

房協2011年正式公佈明華大廈重建計劃,把原本3,100個出租單位重建成4,017個單位,包括3,160個出租單位及857個長者單位,第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展開,預計2019年落成。
不過房協現計劃加入資助出售房屋單位,該機構向東區區議會提交文件指出,擬修訂第二、三期重建工程,在第三期工程中將新建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預計2031年落成)。工程亦加入「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提供約607個單位。
第二期地盤範圍將會擴大,由拆卸第H、I、J座三座改為拆卸第F、G、H、I、J座共5座,增建3座新公屋大廈,令原區安置的計劃由三期縮減至兩期完成,整體重建時間可縮短五年,由原本2036年提前於2031年完成。
不過修訂後,出租單位的數目由3,160個減至2,563個,減幅達19%,原本857個長者單位亦會減少約三成,整體單位數目則由4,017減至3,920個。
房協指,雖然出租單位減少,但現時安置現有居民包括回遷戶所需的單位共2,273個,修訂後的2,563個出租單位仍足以原區安置所有住戶。零售店舖面積將由原先500平方米增至1,800平方米,至於第一期重建規模將不變。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房協為增建資助出售房屋而減少出租單位數目無可厚非,相信用前者單位需較大面積所致,但希望房協能用盡空間減少單位流失。
對上一個在港島區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已是2001年的事,即位於香港仔的雅濤閣。
去年房委會曾公佈計劃在北角渣華道興建單幢資助房屋,提供約240個單位,但最快要2022年才落成。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