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上月為已故攝影師及電影導演何藩(1931-2016年)舉行「何藩:鏡頭細訴香港光影」展售會,展示超過30幅手洗攝影原作,記錄了五、六十年代香港的街頭寫照,慶幸自己在展期結束前去了一趟,還趕及帶女兒再去一遍。
這個展覽很有意思,門口放着一幅何藩拿着機相的巨型照,內心驚嘆何藩年輕時原來如此俊朗,根本就是一副明星相。場內又一直播放着中英文舊歌,讓人輕易陶醉於昔日情懷之中。
一直知道相片講求光與影,直到今次見到何藩的作品,方明白箇中真諦。其中一幅名為《陰影.1954》的作品,整幅相片由兩個黑白三角形組成,再加一個倚牆的女人,整個構圖,感覺似是一幅avant-garde的畫或者是一幅現代海報,簡單而震撼。
對於我六歲女兒,所有相片都是新奇的,五、六十年代,是她公公婆婆的孩童年代,寬闊的電車路、婦人拿着的買餸籃、露天的街市,抬着木板豆腐的男人,全部聞所未聞。
其中一幅名為《午餐.1962》的作品,相中兩名男子蹲在樓梯吃飯,女兒還以為他們在地上畫畫。在她這個年代,想也沒想過,以前有人蹲在樓梯開飯。
那個年代,香港人生活貧乏,經濟尚待發展,人們為口奔馳,小孩在街上玩自創遊戲,但從一幅一幅相片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一種真正生活的感覺。今天,大家為買樓煩惱,只可以說一句,此窮不同彼窮。
高淑嫻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