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中國20年,習近平來港主持重要紀念活動,6月30日有回歸文藝晚會,節目內容一沿舊貫,電視台綜藝節目貨色,相信習近平伉儷也不會看得雀躍。壓軸好戲竟然係大合唱「歌唱祖國」,習主席開金口,CY唱得興奮,佢位太太就弊,扮口形都唔掂。
7月1日新政府上任,習主席拜拜回京後,市民就上街遊行。一群記者幾個月前,在「公民記者有限公司」(即眾新聞網站的經營公司)號召下,義務執筆,各寫一篇回憶交心,細說1997回歸事件,由前信報總編輯陳伯添負責編輯,剛好趕及在六月底出版,書名「1997我們都是記者」,正好在遊行時擺檔賣書,聽講賣咗近900本,每本書售70元,但竟然有不少人放低一百、二百元,唔要找錢就攞書走。
20年前的政治記者、編輯,現在都是資深傳媒人了,也有不少已經退休,包括姜國元(安裕)、盧𥧌、江麗芬、潘小濤、江麗群、麥燕庭、陳慧兒、陳潤之、林祺娟、尹彥超、區家麟、劉進圖、鄭明仁、楊健興、劉美儀、何美華、Ben Kwok等等,皆是經驗豐富之輩。四位新聞傳播學教授為此書寫序,即李金銓、陳韜文、蘇鑰機與潘忠黨,書後附載當年的重要文獻,包括江澤民講話、英女王文告、查理斯王子演辭、李鵬講話、彭定康演辭與董建華演辭,很有參考價值。
全書有22篇文章,每篇皆有可讀性,皆披露當年普通讀者未必知道的採訪內情,個人最喜歡何美華(第144至151頁)所寫的「7月1日的頭條歷史新頁」,何美華當年被明報上司李月華指派負責撰寫明報的頭版頭條新聞,事先忙足了一百天,準備採訪內容和訪問對象。她說當年香港報業興旺,人手眾多,且看向政府新聞處登記採訪記者的數字:TVB 300名(記者加工程人員),蘋果日報過百名,明報六十多名,天天日報三十餘名,CNN從外面調派了近50名記者來港……可見記者人氣鼎盛,何美華說倘若是今天,恐怕不少編輯部空群而出也找不到那麼多人。回憶1997的七月一日的報業盛況,實在令今天的傳媒業沮喪。記得最深刻的是6月30日晚上那一場大雨,如何美華所說:「豪雨下,無論是向港督府說再見,還是添馬艦的告別儀式,均混雜着分不清的雨水與淚水,幕幕悲情……」一場罕見的大豪雨,送走了英國,迎來了中國,不夠數月,便發生金融風暴,改朝換代之始,似必有不祥?如今已過去了20年,香港報業如一潭死水,人才凋零,正在走向夕陽,可能是回歸後最受創傷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