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識於微時…… - 蔣芸

不能識於微時…… - 蔣芸

也算是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吧,如今不求甚解之餘還有些記憶混淆,什麼都變得不可靠了,不免令人惶惶然,但有些事還是能分得清來龍去脈更分得清是與非的。
最近讀孔慧怡女士在「城市文藝」六月號寫宋淇那篇「宋淇,幾番起落的人生」居然講到是宋淇發掘了張愛玲,她說「張愛玲的小說能再度火紅起來得力於宋先生……」 真的是這樣嗎?恐怕知其事的不能同意吧。記憶中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過寄居在宋府時曾為寫劇本的事不順心,幾度在天台徘徊,有了輕生念頭,只因她當時敏感到宋在言談中懷疑她從美國來香港寫劇本是來騙錢的,而且三番兩次要她修改來修改去的,當時的張是劉紹銘筆下的落難才女,後來宋淇再與回到美國的張愛玲聯絡,只因夏志清教授的「一言興邦」 捧紅了張愛玲;塵封的才女再度出土,而宋淇也沒有閒着如是而已。假設當年張愛玲從宋府天台跳下,那麼這段歷史要改寫了。
宋淇比較拿手的似乎並不是能識英雄於微時,而是比較現實的會跟風吧,這麼有學問的人,也不見得就是真伯樂啊,而張愛玲將作品託孤於他何嘗不是一種勢利心作祟,就像她對胡蘭成,若當年的胡只是一個窮酸文人,無錢無勢,而非汪精衛底下紅人,還因緣際會變成要東躲西藏的異見份子,張愛玲會傾心於他嗎?所以我曾說張選不好情人更不會選朋友;這評語其實是另有所指的。然而世事就是這樣奇怪,她不想公諸於世的「小團圓」的出版反而解開了不少世人的疑竇,才女形象也更真實一些,這就非宋淇所能預期的了。